华声湘播 >艺术专题>正文

吃上了家乡的放心菜(图)

2020-08-22 10:27   [作者:王孝忠]

文/王孝忠

昨天,外孙邵凡从家乡给我带来了两袋本地的新鲜蔬菜。这些蔬菜包括南瓜、冬瓜、丝瓜、豆角、茄子、辣椒、秋葵,还有玉米棒子。这些蔬菜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新鲜形美味道好。这些蔬菜是外孙从家乡的小蜜蜂有机蔬菜农场买来的。小蜜蜂有机蔬菜农场的农场主是年轻的回乡女大学生李丹。在这个农场蔬菜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没有转基因。用李丹的话说:“除了爱,我们什么都不添加”。

说到蔬菜,我有三个爱好。一是爱种菜。七八岁时就帮母亲抬尿桶种菜,看到蔬菜从发芽到长藤到开花到结瓜,非常高兴。我在慈利县三官寺中学工作时,带领学生在康家洲砂石滩种萝卜白菜有使不完的劲,那时叫种爱心菜、战备菜。在临澧县委工作时,在住房旁种了一蔸丝瓜,自家吃都吃不完。二是喜欢看菜。下乡检查工作,再忙我也要挤时间看看农民的菜园子。回城休息散步,总喜欢走蔬菜堤埂边。在省水利厅工作时,检查防汛那么紧张,我也要看一看汉寿围堤湖的大白菜,看一看建新农场的歪南瓜,看一看湘滨垸的蕌头。三是喜欢买菜。石门县楚江市场不少卖菜的菜农和我是朋友。常德市红旗路蔬菜市场的摊贩大都认识我。退休后,长沙红旗路蔬菜大市场我和林业厅黄旭国同志两三天要逛一次。这些菜贩也喜欢我买菜,当然有一个原因是知道我不还价,也不会把青菜拿起来甩几甩,就是买菌子也不翻动一下。

说到蔬菜,我还体会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上世纪六十年代过苦日子时,只有大集体没有小自由,农民既没有饭吃,也没有菜吃。1962年以后,政策有所松动,有些农民开始种了一些菜,但被偷的不少,“饥寒起盗心”,现在蔬菜放在大路上没人拿,还有谁会去偷小菜呢?!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不准板车上路,不准瓦窑冒烟,不准渔网下河,不准蔬菜进城”。当年,慈利县就提出:吃米豆腐也要割掉农民进城卖菜这个资本主义尾巴。结果,农民不进城卖菜,居民不得不下乡买菜。我就托经打办的老李下乡买了好多次菜。

到了本世纪,蔬菜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是农民上街卖菜,现在是农民上街买菜。我的老家王家嘴小市场,卖菜就很红火,买菜的基本上是本村和附近的村民。农民的菜园子大多有名无实,成了新的乡愁。

说到蔬菜,我觉得像小蜜蜂这样集约化无公害种植是解决城乡吃上放心菜的一个方向。如果说,山东寿光大棚种植蔬菜解决了有菜吃的问题,那么小蜜蜂这样的有机种植就可能解决吃好菜的问题。“还有什么吃的吗?”这是40多年前的问题。现在的问题也是“还有什么吃的吗”。问题一样,性质不同。也许解决现在的“还有什么吃的吗”比解决过去的“还有什么吃的吗”更困难、更艰巨、更繁重。但我们从小蜜蜂的实践中可以找到答案。

11111.png

资料图片:2006年12月11日在汉寿县围堤湖菜地谈感想。(钟正新摄)

微信图片_20200822105322.png


精彩推荐

焦点图

在线阅读: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 三湘都市报 华声湘播 湘报严选
广告合作:
联系方式 / 0731-84326423    邮箱 / 495907632@qq.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