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湘播 >社会聚焦>正文

对齐鲁文化的认知与思考

2021-01-17 11:49   [作者:星伢子]

星伢子  2017年8月·济南

我经常讲:我是在山东完成的塑型。一是身体塑形,我1979年高中毕业考上军校时,身高1.66米、体重99斤,军校毕业时身高长到1.75米、体重118斤,到山东工作后身高还长了几公分,成了后来很多人误认的“山东大汉”;二是生活塑形,在山东第一次学着开始吃生食和各种昆虫,记得第一次看到连队的老兵吃饭时,跑到菜地拔一根大葱夹在馒头中间吃,感到特别的不理解,后来也跟着吃得蛮好,再后来只要他们吃什么,自己也学着吃,最典型的是生吃“八爪鱼”,到现在还感到心里有种“罪恶感”,这种生活习惯增强了我的适应能力,这也是我能有所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文化塑形,齐鲁大地是礼仪之邦,既讲义气又讲规矩,诸如“送客饺子迎客面”、出门要吃“送行饺子”,招待客人时的座位安排、敬酒数量、喝酒程序、上菜程序等,礼仪之邦这些规矩的坚守,让山东人在纷杂的当代社会环境下显得更有“素质”和“教养”,这应该是山东人更让人喜欢和欣赏的重要原因。

假如说以前在山东工作的15年经历,更多的是学习和适应齐鲁文化的话,离开19年后再次回到山东工作,带着一种山东文化受益者的心态,我给自己加了一份使命——探究齐鲁文化的差别与优势,弄清山东人更受欢迎的内在原因,让自己更多地受到教化与启迪,这是我确定弄清齐鲁文化及其究竟有何区别的基本动机。

带着这一命题,我利用节假日和工作闲暇之机,与朋友一起行走在山东大地上,到了位于临淄的齐都、位于曲阜的鲁都,到了《水浒传》中描述的“水泊梁山”,还看了位于青岛即墨田横镇的田横岛、齐国与鲁国分界的泰山、鲁山等,除了领略自然风光的秀美,还参观了博物馆,并与当地领导和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漫漫地理出了一些基本的主线,小有收获后心里感到很高兴,因而记下来作为纪念。

一、周礼尽在鲁

鲁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第一代国君是周武王之弟周公旦之子伯禽,都城曲阜,是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国力最强时其疆域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定陶,属“方百里者五”的大国,一度与齐国争夺东方霸主。鲁国历史上多次与齐国发生战争,最终被楚国考烈王所灭。从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256年,先后传25世、36位君主,最后一位君主是鲁顷公,历时800年左右。

在周朝时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宗邦”、“望国”,故有“周之最亲莫如鲁”之说,这也让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后人有“周礼尽在鲁矣”之说。因而认识齐鲁文化必先了解周礼文化。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它融合了道、法、阴阳等家思想,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气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衣卜,工艺制作,各种各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如:建“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以“八法”治官府(官属、官职、官联、官常、官成、官法、官刑、官计),以“八则”治都鄙(祭祀、治则、废置、禄位、赋贡、礼俗、刑赏、田役),以“八柄”诏王驭群臣(爵、禄、予、置、生、夺、废、诛),以“八统”诏王驭万民(亲亲、敬故、进贤、使能、保庸、尊贵、达吏、礼宾),以“九职”任万民(三农、园圃、虞衡、薮牧、百工、商贾、嫔妇、臣妾、闲民),以“九赋”敛财贿(邦中之赋、四郊之赋、邦甸之赋、家削之赋、邦县之赋、邦都之赋、关市之赋、山泽之赋、弊余之赋),以“九式”均节财用(祭祀之式、宾客之式、丧荒之式、羞服之式、工事之式、币帛之式、刍秣之式、匪颁之式、好用之式),以“九贡”致邦国之用(祀贡、嫔贡、器贡、币贡、材贡、贷贡、服贡、斿贡、物贡),以“九两”系邦国之民(牧、长、师、儒、宗、主、吏、友、薮)等等。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包括《周礼》、《仪礼》、《礼记》,此《三礼》是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而《周礼》则是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纲领,是《三礼》之首,是儒家思想的煌煌大典之一,主要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冠、冬官考工六个部分。

周朝时期十分重视“礼”在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礼、义、廉、耻”被视为“国之四维”,是维系国家的四根绳索,其中的一根绳断了,国就要倾斜;两根绳断了,国家便很危险;三根绳断了,国家就会颠覆;四根绳全断了,国家必然灭亡。

显然,中国古代的周朝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从而构建起了上至君主,下至百姓所有活动和管理的规范,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周礼在鲁国的坚守,除了“宗邦”、“望国”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后人孔子、孟子等的推波助澜。

孔子和孟子均为鲁人,虽两人出生相差约180年,但均为周礼的大力推崇者,在周公旦儒家启蒙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仁政”、“民贵君轻”之说,进而逐步形成了完备系统的儒家文化,成为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被后世帝王称颂为“圣人”。更为重要的是,孔孟不仅均为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还为伟大的教育家,主张教育官办与民办相结合,提出了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重要的教育思想。完整的儒家思想和完备的教育体系相得益彰,加之始终如一的坚守,这是在鲁国能深深扎下“礼”文化之根的重要原因。

不难看出,儒家思想的“仁”与“礼”是鲁文化的典型特征。“仁”者,仁政、仁爱也,即著名的“民贵君轻”、“以德治国”之说,造就的是鲁国人的善良本性;“礼”者,规矩,造就的是鲁国人更有教养、更守规矩的良好形象。我们常看到的山东现代人特有的请客落座规则,敬酒时对年长者和职位高者碰杯要低一点、双手捧杯、敬酒干了被敬者随意等习惯,体现了鲁国人对客人的尊重,给所有来过山东的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二、创新务实的齐文化

“齐文化”产生于齐桓公姜子牙创建齐国时期。姜子牙72岁出道,是周朝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是中国古代影响久远的杰出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它助周文王建立周朝,后被封齐桓公建立齐国,仅仅五个月就安邦定国;他把用人提升到事关国家兴亡的高度,提出了“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论,开创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先河,为后来齐国称霸东方奠定了基础;他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创造了既让齐国民乐于接受,又不太有悖周礼的新制;他针对齐地“少五谷”、“地薄人少”、交通便利、人民重商传统的实际,创立了“农、工、商”三业并举的宏观战略,齐国制造畅销天下,鱼盐流通列国,很快使齐国由小国穷国成为了雄居东方的大国富国。

齐桓公不仅助周文王建立了周朝,封齐王建国后,还仍为周朝中央政权的“太师”,他的大儿子齐丁公一直在镐京任虎贲士之职,统领王宫卫队。在“三监之乱”“殷东五侯”起兵反周时,姜氏父子左右呼应、东西夹击,迅速平定了叛乱,为第二次安定周朝立下了赫赫战功。除周文王外,还先后辅佐外孙周成王姬诵、重外孙周康王姬钊。

齐国历史区分为两段,前期为姜齐(姜姓王朝),后段为田齐(田姓王朝)。齐国进入“田齐”时代最终被秦国所灭之后,齐成为秦之鄱国,齐王旧王族后裔田横继田儋为齐王。汉高祖统一天下后,田横为不让齐国灭亡,率五百壮士困守在一个孤岛上,汉高祖听说田横很得人心,便下令招安。田横为保五百壮士性命,便带两名部下离岛向京城进发,在离城三十里时,为保全自己不受辱,又保全岛上五百壮士的性命,最终选择了自刎,遗嘱两个部下拿他的头去见汉高祖。汉高祖用王礼葬他,并封他两个随从为都尉,但这两人在埋葬田横后自杀于田横墓穴中。汉高祖派人去招降岛上五百壮士,当他们得知田横自刎后,也集体蹈海而死。

不难看出,在齐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受到了三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一是不墨守成规的创新精神,表现在构建起了周礼与齐国民俗相适应的具有当地特色礼制文化;二是公平守法的诚实形象,表现在平等市场交易的重商文化;三是很讲义气的为人风格,表现在舍生取义的“忠义”文化。从而构建了鲜明的创新、诚实、忠义的文化特征。

其实齐国“商文化”强调的平等和“义文化”讲究的豪气,在现在平时的生活中都能清晰地感知。假如你到了淄博,他们招待客人时喝酒的风格与曲阜就不很一样,不管你职位多高、年岁多大,“我喝了你必须也干”、“我喝多少你也得喝多少”、“你不喝我也不喝”,很豪气,但也很讲平等,酒桌上远没有鲁国人的“和谐”氛围,而更多的是“不把客人喝倒不罢休”的“豪迈”场境。这也是很多人一说起要到山东,心理就打怵的重要原因。

三、“以齐人之道,还治齐人之身”

讲齐鲁文化还不得不讲齐国的兵文化。中华“兵圣”孙武及其后人军事家孙膑,都是齐国人,同样也被山东人引以为骄傲和自豪。孙武留下了《孙子兵法》为后世兵法家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孙膑除了留下《孙膑兵法》外,“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孙膑减灶”等,成为了后人相传的经典谋略故事。

那么,这样一个又重礼、又重商、又重武的国家,怎么后来却被秦国所灭了呢?

历史总有规律可循。国家的灭亡除去自身内部腐败等原因外,无外乎还有两种类型:一是文明没有可靠的武力保护,必然会被野蛮所摧毁,如:宋朝文明毁于蒙古铁蹄,明朝文明也败于八旗战刀;二是过于用武之后,也必然伤其自根,齐国的灭亡就属此类。

在周朝时期,“周礼”所倡导的理念就是“重君子轻小人”,“士为知己者死”、“文谏死,武战死”等,这是人们追求的一种崇高的人生气节,史官司马家族的前赴后继和屈原投江,是追求这种气节的典型表现。那时的军队交战,讲究的是“堂堂之阵”,双方没有准备好不能打,不能从侧面打,不能从后面打,打法也是兵对兵、将对将等。试想,假如这种恪守规矩的“文明”如果遇上了不择手段的“野蛮”,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应该认识到,遵规守矩的作战理念,不是我们的祖先不聪明,而是他们把名声看得很重,而不屑于阴谋诡计的“小人伎俩”。

应该说,《周礼》是人类对文明的一次重大追求和探索,它构建了华夏文明的基础,使人类正式走出野蛮无序的自然状态,而走上有“规矩”、有“教养”的文明时代。

但就在周文王、周公旦、孔子、孟子们接续倡导以“礼”文化为基础的儒家文化之时,以鬼谷子、孙武、孙膑、苏秦、张仪、庞涓等为代表的阴阳家、谋略家、兵家也相继走上人类的政治舞台。他们一边高喊着“兵者,国之大事也”的忠告,同时也正式提出并灌输着“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兵以诈立”等谋略观念。这种“不择手段”的战争理念,在遇上重利的“商文化”之后,迸发何等的“一见钟情”、“相见恨晚”之“情感火花”是可想而知的,此时齐国成为兵家施展才华的沃土也就不难理解了。

齐国的成功,基础在于“礼胜”、“商胜”、“人胜”,发展在于“兵胜”,但败亦在于“兵”。苏秦终身用“间”成就秦国一统天下,靠的正是鼓动齐国频繁用兵。因而,齐国历史上的这一段教训是后人必须谨记的,这就是“用兵过多必自毙”。齐国用兵赢得了一时的强大,但当齐王称“帝”之日,亦让自己和国家一起走上了灭亡的不归路。

从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以周礼文化为基础,结合当时齐国民风实际创立“既让百姓能接受,又不至于有悖于周礼”的齐文化开始,采取农、工、商各业同步发展的策略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战略,赢得了齐国的辉煌,但“兵文化”的繁荣,也催生了齐王谋求东方霸主地位的图谋,破坏了周礼时期设置的“堂堂之阵”的君子价值追求,让人类世界又重新进入了一个不择手段的、奸诈的“新野蛮”时代。

宋朱熹《中庸集注》中有一句名言:“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回顾完齐国“兵文化”的演进史,假若将此句更改为“以齐人之道,还治齐人之身”似乎应该更为恰当些。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当代世界已经越来越感到了“不择手段”进行战争的巨大危害,因而主张人道主义的《战争法》得到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崇尚武力征服世界的德国、日本在二战中的挫败,也让世界越来越明白了一个道理: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这也是当今美国在世界推行强权政治过程中,不仅没有赢得别人的尊重,反而越来越受到世人所厌恶和唾弃的重要原因。

有一个名叫《大商》的电视剧,突出表现了一个主题:小商守奸、中商守法、大商守德。在家庭关系上,也有一句名言:家不是讲理之地,而是讲情之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厚德载物、让人非是弱,不计一时之小利得失,不得理不让人等,如此方可成就大业。靠武力、靠奸诈、靠小伎俩所得到的东西,是永远不会长久的。

四、踏实、老实、务实的山东人

当代的山东人,以踏实、老实、务实形象被世人所欣赏。研究齐鲁文化的历史不难想到,当代山东人的“三实”形象,并不是齐鲁文化发展的必然,它还得益于一个特殊的历史事件。

不得不承认,“礼”文化,让山东人更多了一份修养和规矩,从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处处都能感受得到;“仁”文化,让山东人更多了一份爱心,山东能成为革命老区和拥军大省,都与此有关;“义”文化,让山东人多了一份血性和豪气,也平添了人们对山东人的一种敬重;“商”文化,又使得山东人多了一份在当今竞争环境中的精明等。这些都是山东人在当代能成大事的文化基础。

但山东人能够改变不择手段“兵”文化所倡导的阴、奸、诈的消极影响,却是得益于一次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人口大迁徙——“闯关东”。

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山东民不聊生,为了谋求生存,山东人中有办法的“能人”都选择了向东北黑土地迁徙。

有一种戏说:在这次迁徙的人流中,有点手艺的人留在了辽宁,能说会道的留在了吉林,胆大包天的人到了黑龙江。他们的到来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人的习性,这就是现在黑龙江人多“匪气”、吉林人多“忽悠”、辽宁人多“灵活”的重要历史原因。

精明、强悍、有“本事”的人都走了,留在山东的除了老实人、本份人和恋家之人外,就是老、弱、病、残,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在这些人群中生长出了一种新的文化特性——“实诚”。

不难想到,“实诚”虽然是儒家文化“信”的典型表征,但不是山东历史所固有的、必然的性格,是历史文化与人口迁徙之后,荡涤出来的文化现象,它包括文化的继承、乡土的固守和人群的分离等因素的有机结合。

“我们的老家在河南”。按理讲,中华文化的根在中原,河南是华夏文明的中心,而“周礼尽在于鲁”而不在河南,就在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动荡。由此也派生出一个重大的命题:文化成于稳定和固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长出文化的“原始森林”。

讨论到此,我终于从齐鲁文化的脉络中找出了一丝头绪,山东人作为一个群体能够在当代我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根本原因是由于其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使然。而在这个文化体系中,有六个内涵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是:鲁文化中的“礼”文化让山东人更多了一份素养,鲁文化中的“仁”文化让山东人更多了一份爱心,鲁文化中的“信”文化让山东人更多了一份实诚,齐文化中的“义”文化让山东人更多了一份豪气,齐文化中的“商”文化让山东人更多了一份精明,齐文化中的“兵”文化让山东人更多了一份心机。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能够认识到山东文化的这些优良品质后,我们应该为有机会生活在山东这个第二故乡所庆幸和自豪,虚心向山东人学习,真诚向山东人致敬,努力地从山东的文化体系中吸取营养,当是不断成就自我人生价值的不二选择。

                       


精彩推荐

焦点图

在线阅读: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 三湘都市报 华声湘播 湘报严选
广告合作:
联系方式 / 0731-84326423    邮箱 / 495907632@qq.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