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节气传千载,珍果入瓷情境开——记关兰和她的甲辰二十四节气珍果杯

[作者:蹇丰境]

在中国瓷器艺术的璀璨星空中,来自宝岛台湾“醴漂”十二个年头的关兰女士以其独特的釉下五彩瓷画创作,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尤其是她甲辰年所绘制的大球泥釉下瓷彩二十四节气珍果杯更是将艺术与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实现了巧妙而完美的融合。

关兰 1953 年生于香港,幼时随父亲学画,后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深造,师从黄君璧、林玉山等国画大师。2012 年,关兰陪同丈夫到湖南祭祖,邂逅醴陵釉下五彩瓷,被其深深吸引,从此扎根醴陵,开启了 “醴漂” 生活与釉下五彩瓷的创作之旅。

微信图片_20250120095238.jpg

关兰的大球泥釉下瓷彩二十四节气珍果杯,每一只都承载着一个节气的独特韵味。在创作过程中,她以工写兼容的小写意花鸟技法入瓷画,并融入现代绘画观念如油画的渐变色彩技法等。比如在表现春季的瓷杯上,她用细腻的笔触和明丽的色彩,将立春的柿子、雨水的小金桔、惊蛰的竹笋等节气之果栩栩如生地展现于瓷杯之上,仿佛将穿越寒冬的春之生机与活力注入瓷中;春分的樱桃、清明的荸荠、谷雨的草莓则在伴随春雨的舞蹈里跃然瓷上。而夏季的瓷杯,则以绚烂的色彩描绘出立夏的枇杷、小满的葡萄、芒种的杨梅、夏至的荔枝、小暑的蓝莓、大暑的黄桃等,诠释着如夏花般绚烂、热烈的节气特点。在收获的秋季,立秋的莲藕、处暑的玉米、白露的无花果、秋分的石榴、寒露的花生、霜降的扁豆向我们生动的展示了天气由热转凉的清晰过程,仿佛一台艺术空调吹走“秋老虎”。来到冬天,立冬的红枣、小雪的栗子、大雪的枸骨、冬至的沙糖桔、小寒的冬菇,让我们感受到由随手小零食到丰盛大火锅的美妙享受,而二十四节气结尾的大寒,关兰老师为大家献上红彤彤的大苹果,祝福我们一年四季平平安安、红红火火!至此一年嗖然已过,不知不觉走到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门口!

微信图片_20250120095244.jpg

微信图片_20250120095248.jpg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瓷杯采用湖南特有、稀缺的“大球泥”特制而成,有着“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彩如虹”的独特美感。对于不同形状与色泽珍果在瓷上的精彩再现,得益于醴陵釉下五彩高温颜料的研发,十二年来,关兰不断尝试总结,已然对釉下五彩的颜料发色了然于胸,并针对不同珍果特征施以渐变赋彩、色釉融合、颜料堆雕等综合装饰手法,从而实现了瓷泥、釉彩与绘画均臻精绝的极致呈现。这二十四枚珍果杯无疑为愈千年的中国陶瓷史增加了亮丽的一笔!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被誉为 “中国第五大发明”。关兰将其与釉下五彩瓷相结合,让人们在欣赏陶瓷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节气文化之于两岸三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无形情感纽带。睹物思情,观此二十四节气珍果杯,我们不由感慨:廿四节气传千载,珍果入瓷情境开!

(一审:罗江龙 二审:邓望军 三审:蒋玉青)

编辑推荐
返回首页 电脑版 | 触屏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