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大学子“喻”见张家界“六月六”民俗文旅节
7月22日-23日,由张家界市永定区委、区政府主办的“2023中国张家界六月六民俗文化旅游节”在张家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顺利举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石榴花开张家界”,张家界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史,华中科技大学2023“喻竹计划”之“湘喻大庸队”政务见习团以“共育民族石榴籽”为实践主题,为近距离接触张家界市的特色文化,见习团成员主动向区政府申请参与到活动的志愿服务中来。
旅游发展带来的商贸交往、文化互鉴、情感沟通等,有助于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深化“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价值共识,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土家族“六月六”的节日习俗丰富多彩,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此次活动以“非遗狂欢张家界·泼水龙舞全世界”为主题,包含毕兹卡“泼有意思音乐节”、泼水龙狂欢、优秀非遗展演、民俗风情市集等板块,通过创新活动实践推动本土旅游宣传新模式的发展。
7月23日以“土司祈福”为核心在文创园设立开幕会场,会议伊始,200余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土家汉子,抬着2条长达156米的泼水龙缓缓入场。该泼水龙由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手工扎制,经现场认证,成为基尼斯纪录“最长”泼水龙。华中科技大学“湘喻大庸队”政务见习团的成员协助参与了基尼斯记录“最长”泼水龙的认证工作。
舞台中央,点眼完毕,伴着锣、鼓、唢呐的铿锵乐曲,一人持“宝”在前,2条156米的长草龙和4条15米的短草龙一同游街祈福,游客和市民纷纷加入泼水狂欢中。今年,在传统模式上创新增加线上宣传推广,喊话年轻群体前来参与“泼水祈福”,是张家界“文化+旅游”的一次全新尝试。
7月22日-7月23日,张家界“毕兹卡”颇有意思音乐节在张家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盛大开启。活动前期,华中科技大学政务见习团成员积极设计活动暖场、游戏互动环节;活动过程中,各成员分赴不同岗位,通过集赞兑礼、趣味纹身、欢乐拼图、快乐套圈等游戏互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参与,掌声、喝彩声不断。
在集赞兑礼区,为增强民俗文化节的宣传力度,采取微信朋友圈集赞的形式参与活动,集满38个赞即可领取奖品。现场的市民和游客纷纷拍照打卡,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爱好者同场狂欢,点燃夏日激情。
在趣味纹身区,一张张印着“非遗狂欢”、“泼水龙舞”“‘毕兹卡’泼有意思音乐节”、“非遗狂欢张家界•泼水龙舞全世界”、“活动吉祥物”的可洗纹身贴纸,打破传统纹身观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现场观众们传达六月六民俗文化旅游节“民俗狂欢,乐享盛夏”的活动主旨。
快乐套圈活动现场气氛也十分火热,大家踊跃参加,小朋友们更是兴奋雀跃,在音乐节青春与热血碰撞的氛围下,在亲朋好友的陪伴和欢呼声中,大家热情澎湃玩的不亦乐乎,拼运气比技巧,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欢乐拼图的活动现场也热闹非凡,拼图为张家界景区图片,一共6套,随机抽取,在60秒内完成即可获得精美礼品一份。拼图游戏极具趣味性,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注意,大家排队参与,气氛十分活跃。
“三天的志愿者活动虽然辛苦,但是大家团结一致,配合主办方成功地完成了一场盛夏的全民狂欢。‘青矜之志,履践致远’。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我们要将志愿精神融入扎实具体的行动中,服务社会,贡献青春力量。”华中科技大学“湘遇大庸队”政务见习团成员杨一鸣说。通过这次民俗文化旅游节的志愿者工作,华中科技大学政务见习团成员们深入了解到张家界当地的特色文化和民族风情,“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习总书记所说的‘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和现实意义。希望日后可以为中华民族大团结和共同繁荣事业添砖加瓦、发光发热。”政务见习团成员王一川说。
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大力加强了民族工作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激发了城市经济活力和影响力,推动全市形成了政治持续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安定、各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有利于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区。通过本次志愿活动,华中科技大学2023“喻竹计划”之“湘喻大庸队”政务见习团不仅接触、了解了张家界本地的特色文化,也深化了党中央关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精神和指示的认识。
(一审:田镇圆 二审:蒋俊 三审:王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