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在全省推进“双减”工作视频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10月30日,2021年全省推进“双减”工作视频会在长沙召开。浏阳市作为唯一的区县代表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浏阳市坚持学生为本,坚守立德树人使命,多措并举落地‘双减’。探索建设民办教育服务平台,通过落实三项制度,实现无缝对接,强化了校外培训监管,维护了教育良好生态 。”会上,浏阳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黄朴介绍浏阳建立民办教育服务平台,全力打造规范有序、风险可控的校外培训管理体系的经验做法。
387所中小学校、20余万在校学生,309家校外培训机构,近10万人次的参培学生……面对如此庞大的管理群体,从2019年开始,浏阳与中信银行合作尝试探索建设了全省首个民办教育服务平台,创建身份认证制、最低余额制、分段付费制等功能,搭建起一个服务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家长和学生,兼具政府权威、专业服务、行业监管功能的公共应用平台。
名称、地址、办学条件、专业特长、课程特色、收费标准……在浏阳市民办教育服务平台上,在“白名单”中,每个合法培训机构都有详细的信息介绍。而在“黑名单”中,则适时更新发布无证培训机构信息,第一时间让学生家长知悉、抵制,这样严明的“身份认证制”,让合法机构向阳而生,让无证机构无处藏身。
“年度收入总额的10%,最低不少于5万元”,这是每个校外培训机构开设的“监管账户”内需留存的“最低余额”。账户中资金低于最低余额或单日资金提取超过30万时,平台都会发出风险预警,浏阳市教育局将随即开展专项调查、风险评估,启动应急预案。“最低余额制”的实施,既让培训机构开办有了门槛,也有效防范因机构终止办学卷款跑路等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
“一码收费”、“分段付费”, 校外培训机构收取的培训费全额缴入监管账户,除“最低余额”外,资金进账后,从收费次月起三个月内,按月分三次进行解付。“分段付费制”不仅规范了校外培训机构收费,也实现了资金监管的无缝对接和实时掌控。今年5月份,根据平台预警和家长反馈,浏阳市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及时对一培训机构超期收费且未存入监管账户问题进行调查取证,对其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将风险化解在苗头状态。这一案例还被教育部列为校外教育培训违规行为处理优秀案例予以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