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雨湖区:“四步棋”整治交通问题顽瘴痼疾
卢磊 吴珊
近日,湘潭市雨湖区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办公室拿到了一张耀眼的成绩单:“全年未发生2人以上的交通事故,1-10月份整治成效排名全市第一。”雨湖区是湘潭典型的城郊结合区,路网密布,因此带来的交通顽瘴痼疾问题较多,这样的成绩因何而来?因为雨湖区始终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总体目标,通过“走、喊、量、治”,不断强巡查、重引导、严监管、夯基础,积硅步而至千里。
迈开腿“走”,做足一线巡查
交通问题必须现场看,才能有效排查问题、精准整治。一是走源头企业“开单”。雨湖区整治办结合“三百”行动,分类走访源头企业,做实三项举措。即摸底收集源头企业货运车辆、货运源头信息,看台账是否遗漏;再者是排查,随机抽查企业视频监控和称重系统,看是否与实际相符;最后是谈话,与企业主要负责人、驾驶员及周边群众沟通,看是否存在未过磅、虚假开票等行为。通过突击、不定期督查、巡查等方式,全年共计走访源头企业116次,约谈企业负责人48次,实现了应排尽排,应管尽管。
二是走重点路段“巡根”。交通、住建、各乡镇结合交警部门事故数据,对潭锰路、320国道、白云路及邻水临崖等路段重点做到三个分析。即分析事故发生时段、车辆类别、事故类型;再者是分析交通安防实施的布局;最后是分析重点车辆的来源,特别是中材水泥等企业。今年以来,通过对重点路段的综合巡查,排查整治各类道路隐患106处,完成安防工程109km。
三是走马路周边“把脉”。依托路长制,对包点、包路段进行全过程、全覆盖巡查,做到了“四必看、四办联动”。即必看马路市场、交通盲点、流动摊贩、安防设施;道安办、治超办、马路市场办、校车办四办联治。对46处马路市场规范管理,整治流动摊贩500余人次,马路周边基本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扯开嗓“喊”,做好宣传引导
从往年事故分析,大部分交通事故皆因交通意识淡薄、交通习惯不良而引发。为此,雨湖区将宣传引导作为重要工作予以推进。一是突出一个重点。喊“戴帽”,规范上路行为。根据道路死亡事故分析,涉摩电事故占比80%。为此,做好了三项动作,即进村入户喊,依托社区网格员、镇村干部、“两站两员”、驻村辅警等群防群治力量,结合民调、创文创卫等工作,开展以电动自行车“戴头盔、守信号、不逆行、不抢行”、摩托车“戴头盔、靠右行、限两人、有牌证”为主题的宣传活动200余场,发放“一盔一带”通告12万余份;再者是重点人群引,发动机关党员干部、快递外卖小哥和在校学生等重点群体带头戴帽。自“戴帽工程”开展以来,戴帽率从30%增长到93%;最后是网络平台推,依托电视、微博、抖音等平台广泛开展宣传,全年在中央、省、市媒体发布报道200余篇。
二是做实两种途径。即分利用横幅、宣传单、播放警示教育片,向人民群众普及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出行注意事项,提醒群众不乘无牌无证、超员、违法载人的车辆,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并积极推送道路交通安全提示讯息,提醒驾驶人安全谨慎驾驶;再者是交警、交通、教育、市场监管、城管等部门深入“两客一危一校一货”企业开展宣讲50余次,引用近期全国各地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案说法,讲明客货运车辆违法行为及其可能引发的危害,特别是以客运及货运驾驶人为重点宣传对象,引导广大驾驶人守法驾驶、文明驾驶。
三是创新三个举措。即探索派出所管交通模式,拓展宣传力量,同时也更有效确保了交通法律在农村地区深入人心;再者是创新“见帽加油、见帽维修”模式,对全区加油站、维修店走访,明确必须戴头盔是进店服务的硬性条件,全年以来,全区26家加油站、35家维修门店做到了宣传全覆盖;最后是创新考核倒逼,将遵守交通法规、“戴帽”纳入到年度绩效考核奖惩范围,倒逼企业、个人遵守规定。
拉开尺“量”,做实监管流程
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最重要的举措是执法。为此,雨湖区积极探索出“3+”模式。一是“部门+乡镇”联动。将交警、交通、城管、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整合,联合乡镇、街道交管站力量,形成了上百人的交通整治力量。全年开展马路市场整治200余起,对辖区电动车门店走访134余次,联合交走访源头企业80余次。二是“部门+交警”联合。重点针对超限超载、渣土运输、拖拉机、校车等问题,交通、城管、农业、教育及交警部门奏响“三部曲”。即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解决了怎么执法的问题;再者是搭建了信息沟通平台,促进了执法信息互通;最后是构建了定点派驻机制,将交警与部门力量有效前移,提高了执法质效。全年开展路警联合治超行动145余次、渣土车集中整治行动28次,拖拉机联合执法24次、校车联合执法行动22次,查处客车超员5起,货车超载1151起,校车违法违规5起、拖拉机违法16起。三是“线上+线下”联治。依托稽查布控系统、治超平台、不停车检测系统、校车平台等线上系统将违法行为及时推送到交警部门,创新线上查处、线下追诉,线上摸排、线下整改,线上研判、线下管控于一体的综合执法模式。全年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11328起,其中现场执法79233起,非现场执法25187起,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撒开网“治”,夯实基础。治理交通问题顽瘴痼疾,完善基础设施是关键。一是补齐智慧网。根据道路事故研判,针对事故多发路段、提质改造及新建道路新增电警信号灯4处并接入“智慧湘潭”平台,有效治理了违停、超速等问题;积极推进匣烟线不停车检测系统建设,有效治理了重点道路超载问题;通过“以奖代投”的方式,推动全区23家源头企业安装视频称重和监控系统,并接入到市治超平台,实现了进出场车辆实时监控。二是完善交通网。良好的道路通行条件是安全驾驶的基础,今年,雨湖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对辖区内道路损坏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进行提质改造,完成对S219姜道线、S216潭猛路、X144新黄线、X082县道等路段的提质改造,完成30km新建农村公路,并严格落实“三同时”要求,完善各类安防实施。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同时,确保广大驾驶人员安全出行。三是强化警示网。针对重点人群,特别是“两客一危一校一货”驾驶人员,定期进行安全驾驶培训,对存在危险驾驶行为的进行批评教育并约谈企业负责人,对涉毒人员,依法取缔驾驶资格;针对重点车辆,定期对客运站、旅游包车企业、校车公司、危货品运输公司进行车辆设施安全检查;针对重点违法行为,特别是逆行、闯红灯、骑行摩电未佩戴头盔等行为进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