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湘播 >直播资讯>正文

湖南浏阳: 交出民生答卷 擦亮幸福底色

2021-12-30 21:56 

年终岁末,浏阳再次交出了一份写满幸福的民生答卷——截至12月20日,浏阳市37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包含省、长沙市考核项目)、十件本级重点民生实事均已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整体任务占年度目标113.1%。

新改建21所学校,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1030个;推进中医药服务在32个乡镇(街道)实现全覆盖;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1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提质改造农村公路92公里;新建停车场18个,新建停车位10958个……翻看民生实事完成清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浏阳高质量发展的每个瞬间,涵盖了市民群众高度关注的教育、出行、就业、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件件温暖人心。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积极顺应民生期待,每年兴办民生实事,把发展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是浏阳坚持多年的好传统,2021年更是如此。

今年以来,在省、长沙市任务下达后,浏阳多次召开会议,对民生实事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专题调度,并迅速将指标任务分解到有关市直单位和乡镇(街道),先后下发了《2021年省、长沙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考核指标分解表》《长沙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责任分工方案》《关于做好2021年浏阳市十件重点民生实事的通知》,不仅详细列出目标任务,还明确了牵头市级领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层层压实了责任。

为了确保每个项目高效率推进,浏阳市人社局等牵头单位还制定了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咬定目标不放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锁定时间节点和工作进度,自加压力推进项目;发改、财政、行政审批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为项目审批开通了“绿色通道”,优化了财力保障。

在落实省、长沙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的基础上,浏阳还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确定了浏阳本级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推动了浏阳民生事业发展。

多方合力下,“老有所养、民有所乐、居有所安、病有所医”的百姓所愿变为了一个个现实,为这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描绘出最美的底色。

民生是篇永无止境的大文章。“2022年,在继续抓好抓实省、长沙市安排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基础上,浏阳将结合‘双五’工程铺排‘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保障和改善民生。”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通过宣传引导、技术培训、健全管理制度,组织满意度测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评议等方式,让老百姓参与建设、管理、运行全过程,充分发挥民生实事项目运行的效率、效益和效果,让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载体。

老有所养:新建特困供养服务床位400张

在荷花街道牛石岭村清泉组,一栋6层高的白灰色建筑格外醒目。作为一个同时具有政府兜底保障和社会养老服务功能的民生项目,浏阳市社会福利中心(荷花街道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室内二次装修已进入扫尾阶段,外部路网、院内广场和绿化也在同步推进,12月中旬已达到入住条件。”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中心主任张龙进介绍,这个投资约4800万元的公办养老福利机构分为北栋、中栋、南栋,共有床位30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50张),主要保障失能、半失能和特困、高龄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图片1.png

新建的市社会福利中心主楼。

记者探访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养老居室时,只见房间宽敞明亮,除基本家具外,独立无障碍卫浴间、床头呼叫器等特殊设施也一应俱全。据悉,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失能、特困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市社会福利中心还特别设置了综合功能区,设有棋牌室、健身房、书法室、阅览室、怀旧区等。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今年以来,浏阳稳步推进市社会福利中心和官渡镇区域性中心敬老院项目,共新建特困供养服务床位400张。与此同时,还投入300万元,在10个乡镇敬老院开展转型升级试点,将其打造成“集中供养+日间照料+居家服务”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

此外,我市还通过大力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加大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浏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民有所乐:建成25个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永安镇永和村的党建文化广场就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村民们聚在这里,跳广场舞、打篮球、健身、散步,一派怡然自得。

“节假日还要更热闹咧,经常有球队约在这里打比赛。”对村民邵后祥来说,党建文化广场已经成为了他们一家人饭后休闲的最佳去处,“我和老伴喜欢到广场散散步、看看比赛演出,儿媳妇天天来跳广场舞,孙子也喜欢来这里打篮球。”

今年8月,在市文旅广体局的帮助指导下,永和村深度挖掘村级发展历史和本村文化名人故事,依托党建文化馆,将村广场改造升级为标准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图片2.png

永安镇永和村的党建文化广场。永安镇永和村供图

“我们充分考虑了村民的文娱需求和本村特色,巧妙地将中国第一位民主选举的女县长邵振维的故事融入文化墙,成为文化大舞台的特色和亮点。”永和村村委委员邵国纯介绍,同步升级的还有篮球场、智能健身驿站等功能设施。

记者从市文旅广体局获悉,包括永和村在内,今年我市共建成25个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市文旅广体局不单出台了实施方案、成立专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帮助各村(社区)按照“十个一”的标准稳步推进硬件升级,还派专人指导各村(社区)组建群众文艺团队,开展文艺活动辅导和培训,并协助村级图书馆进行书籍补充、分类。

如今,这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为辖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

居有所安:91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老旧小区改造是造福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今年年初,浏阳出台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实施方案》,成立了浏阳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形成了住保中心指导协调,浏发集团具体牵头实施,协同发改、财政、住建等3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为统筹推进城区83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浏发集团筹建了二级子公司——浏阳市城市更新投资建设运营有限公司,用实际行动按下了老旧小区改造的“加速键”。

据浏发集团总工程师于永强介绍,今年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分三批次开工建设,截至目前,第一批10个旧改项目已完成竣工,第二批和第三批旧改项目按时序顺利推进,正在加紧施工中,“预计年内完成90%以上的建设工作,已超额完成省、长沙市考核目标。”

与此同时,由园区、乡镇组织实施的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也按时间节点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图片3.png

改造后的百川里片区,绘制着山水画的崭新墙面格外醒目。记者彭红霞

走进位于淮川街道城西社区的百川里片区,就能清晰感受到“旧改”带来的新变化:绘制着山水画的崭新墙面格外醒目,木质的风雨走廊、中式门洞更增添了一份古韵。不单有颜值,停车场、小花园、运动器材等设施也配置齐全。

冬日暖阳下,煤炭公司宿舍居民林健正在小花园里悠然散步,谈起百川里片区的变化,她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以前道路烂、环境差,杂物乱堆乱放,现在视野开阔,家门口成了小花园,上学、买菜、办事都方便!”

“为了进一步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我们还将引导居民成立业主委员会,引进养老机构,建起老年活动中心,全方位打造智慧社区。”城西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何素娟介绍。

病有所医:中医药服务实现32个乡镇(街道)全覆盖

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简、便、验、廉等特点,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与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推进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在市卫健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打造了中医氛围浓厚的中医馆,并配备了针灸、火罐、中药熏蒸及中医理疗等多种中医诊疗设备及300种以上的中药饮片,能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同时,乡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积极培养、引进中医药人员,确保中医馆有人员、有场地、有设施、有服务,使广大群众看中医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

在大瑶镇中心卫生院,中医药服务俨然成为了医院的特色之一。走进大瑶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和骨科疼痛科,只见大厅和走廊干净明亮,风格古香古色,彰显着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和厚重。

据大瑶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卢要文介绍,大瑶镇中心卫生院对中医馆和骨科疼痛科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中医馆内、外、儿、骨伤疼痛等科室和理疗室等进行集中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置,传统中医特色治疗与现代诊疗技术相结合。此外,在配置完善各中医治疗仪器、设备的同时,大瑶镇中心卫生院还通过定期培训、组团到省内外知名中医医院学习取经,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如今,大瑶镇中心卫生院利用针灸、艾灸、推拿、火罐、刮痧、贴敷等十余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让农村病患在家门口就有了求医问药的好去处。

“我手肘关节不舒服、腰痛,就来这里做艾灸推拿等理疗。”正在中医治疗室内接受治疗的患者陶芝玲说:“价格实惠,医疗技术也让我们很放心!”

 


精彩推荐

焦点图

在线阅读: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 三湘都市报 华声湘播 湘报严选
广告合作:
联系方式 / 0731-84326423    邮箱 / 495907632@qq.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