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创新引领推动转型升级 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
华声在线9月16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伟锋)9月9日晚,中车株机车间,一台造型硬朗、简洁、现代,蓝色车身搭配白色标识、黑色飘带的电力机车缓缓下线。这台牵引功率5600千瓦、最高运行时速140公里的最新产品,即将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奥地利,助力欧洲铁路实现互联互通。
在老工业基地株洲市,最近两个月,仅中车株机就有3大新产品下线。这是株洲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出的硕果。
近年来,株洲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举措来抓,科学把握“加法”和“减法”,既雷厉风行地“退”,也大张旗鼓地“进”。以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为重点,关闭重污染工业企业620多家,淘汰落后生产线270多条。同时,以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产业为引领,加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特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陶瓷、服饰等传统优势产业,形成全产业、全区域、全生态的“3+5+2”中国动力谷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引领,生机焕发。株洲成功创建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获批国家工业强基专项6个、智能制造专项9个、绿色制造专项11个,入围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保险补贴目录35个、国家新材料首批(次)推广应用目录15个。IGBT、光纤陀螺、特种功能靶材、飞机发动机叶片、高端PI膜等技术领跑全国,生产出全球首台智轨列车、全球最大功率电力机车、全国首列中低速商用磁浮列车等大批高端装备。
动能转换了,发展高质量。“十三五”以来,株洲新增规模工业企业755家。轨道交通产业获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试点,产业链年产值达1500亿元;中小航空发动机、陶瓷、先进硬质材料获批省级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增幅居全省第一;三大动力产业增加值增长36.5%,对规模工业贡献率超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