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在琵琶上的《胡人骑象鼓乐图》
琵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从西域传入的一种弹拨乐器,经由隋、唐、宋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演化成为中国的一种传统乐器。你是否见过画在琵琶上的山水画?是否知道何为“琵琶捍拨绘”?
什么是捍拨?由于使用拨子弹奏,会常常碰到、划伤琴面,为保护琴面,特意在琵琶的正面下半部最宽处贴一块保护面,以保护琴面不被划伤,这个保护面就是捍拨。关于捍拨出现的时间,就目前的考古资料看,魏晋时期至唐代之前尚未有在琵琶、阮咸等弹拨乐器上贴捍拨,唐代中期以后才在琵琶上贴捍拨。
唐 螺钿枫木四弦四柱琵琶
琴面上贴上一块捍拨,既能起到保护琴面的作用,又可以被当作画纸,用各色颜料在上面描绘各种内容,从而成为一件绘画作品,称为“捍拨绘”。
《胡人骑象鼓乐图》绘于螺钿枫木四弦四柱琵琶捍拨上。琵琶为枫木质,弦槽、覆手、鹿颈、轸子等由苏木做的染料加以染色后的枫木制成(也有人认为是用桑木制)。该琵琶现藏于日本正仓院。
唐 琵琶捍拨绘《胡人骑象鼓乐图》 日本正仓院藏
捍拨绘《胡人骑象鼓乐图》宽为16.5厘米,长为40.5厘米,基本为长方形,呈纵向构图布局,可分为近景、中景和远景三个部分。近景是人物与白象,中景和远景是山、水、树、石和飞鸟。绘画内容涉及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对人物及白象的描绘,另一个是对山、水、树、石的描绘。尤其是对山、水、树、石的描绘,无论构图布局还是用色和描绘技法,都显得非常成熟,与以往的山水画面貌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是关于人物与白象的描绘。画面的下方为近景部分,描绘的是两山之间的平地上,一头白象的背上铺着一块装饰有唐代流行的宝相花图案的鞍毯。鞍毯色彩艳丽,上面安放着一个特制的鞍子,上面骑有伎乐者四人,分别是舞者和手执三种乐器的伴奏者。
琵琶捍拨绘《胡人骑象鼓乐图》中的人物与白象
从样貌上看,舞者是一名年轻男子。他头戴尖帽,帽顶颜色似为青色(时间久远已变成黑色),帽檐为赭黄色,身着长袖圆领红袍,腰间系一条黑色的腰带。只见他正挥舞着双手,欢快地跳着舞。
三位伴奏者中,有一位是年长的、留有络腮胡须的胡人。他也头戴尖帽,其颜色和舞者的尖帽颜色一致,身着深青与浅青色的交领衣袍,腰间系有腰带,身上挎着细腰鼓,右手似乎是拿了一件棍棒状的东西击向鼓面。第二位伴奏者是一童子模样,身着赭黄色衣袍,头发中分,正在吹奏着乐器。有学者认为他所吹奏的乐器是筚篥,也有学者认为是尺八。第三位伴奏者也是童子模样,着绿色衣袍,腰间系着腰带,头发大部分被剃掉,只在额头前留了呈八字形状的两小撮头发。他面向画面的左前方,全神贯注地吹着横笛。
对于画面中的白象,是用长短不同、有粗有细、流畅灵动的线条进行描绘的,令人印象深刻。在线与线的转折处,处理得极为细腻,轻重缓急得当,没有迟滞。特别是对白象眼睛和肢体动作的刻画十分到位,仿佛白象也随着音乐的节奏,伴着舞者的舞姿,在摇摆着、跳跃着,使画面充满了欢快的气氛。从对白象的描绘可看出,画家是一位非常擅长“白描”的高手。
琵琶捍拨绘《胡人骑象鼓乐图》的山水布局
其次要关注的是《胡人骑象鼓乐图》中山水的布局。整幅画面为纵向构图,布局按近景、中景和远景安排。近景部分是溪流岸边的宽敞平地,即白象所处的位置。白象脚边有河水流过,岸边与水中均有用石青渲染的青草。
白象身后是山谷、河流、瀑布与各种树木与藤蔓,这就是中景部分,也是画面中另一精彩之处:画面左边为近乎90度垂直的巨峰,一棵苍劲的树木扎根于悬崖之上,树杈上的花朵用红色点染。树下有条瀑布如白练般飞流直下。山上有不同的树木,背阴处植被茂密。
画面的右边同样是连绵不断的山峰在向着画面上方延伸。两山之间,一条河流蜿蜒盘曲,流至画面左下角处,因河道有石块变得狭窄受阻而湍急流过。再稍远一些的景致是掩映在白云中的群山,绵延至画面尽头。
琵琶捍拨绘《胡人骑象鼓乐图》中的山水描绘
在画面的上方,画家还略绘淡红色的直线与斜线,就好像是落日的余晖映照在天边。河岸边有几只鸟儿在嬉戏玩耍,另一群飞行的鸟儿顺着河流的走向飞向天边,消失在远方。
另外再看《胡人骑象鼓乐图》中对山石的描绘。画家在描绘山石时使用了皴法。皴法是表现物体的阴阳向背和体积感的一种技法,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用笔或用墨的浓淡变化,或点苔或短线条或擦皴来表现山石的凹凸感、体积感。
用笔、用墨,包括线条的使用,是根据山石、阴阳向背、植被的丰茂程度而变化的,线条有粗有细、有头有尾、有曲有折,变化丰富。这种表现正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载:“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虽弯弧挺刃,植柱构梁,则界笔直尺,岂得入于其间矣‧‧‧‧‧‧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华声湘播的立场,也不代表华声湘播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