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祭祀”和“现场祭祀”是一道选择题
郭元鹏
今年,宁波市民政局开发了清明节网上预约祭扫和网上免费祭祀信息系统,通过该信息系统,引导群众错时错峰祭扫,避免人员聚集祭扫,确保祭扫安全。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22日16点,清明节三天全市预约祭扫人数为5.7万余人,其中正清明预约的人数最多,已超过5万人。市民政局提醒前去祭扫的市民,应根据交警部门发布的交通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计划。(3月23日《宁波晚报》)
从宁波市民“预约祭祀”登记报名情况来看,“网络祭祀”和“现场祭祀”的人群数量都不少。选择“网络祭祀”的多是年轻人,选择“现场祭祀”的多是上点岁数的人。无论是“网络祭祀”还是“现场祭祀”,都不应该有“高下之分”,“网络祭祀”和“现场祭祀”理应是一道自己做主的选择题。
有报道称,今年清明节将会出现“报复性返乡”现象。由于春节期间疫情防控需要,很多人选择了“就地过年”,随着疫情好转不少人打算在清明节返乡,一个原因是“回乡祭祀”,一个需求是“回乡探亲”。因此,也有人表示担心,提醒说“实在没有必要”。对于这个问题还需要多角度审视,“报复性返乡”并不是一无是处,毕竟我们也倡导人们多些“故乡情结”“亲人情结”。既然,疫情好转了,“回家看看”也是情感需求。
还需要说说“网络祭祀”和“现场祭祀”。笔者通过翻看近期媒体报道发现,今年清明节期间,选择“现场祭祀”的人确实不少,各地民政部门也都在积极搞好服务,比如有的地方采取了“提前预约”“缓解拥堵”措施,比如有的地方打造了“祭祀公交”“祭祀专车”线路。可是,对于“现场祭祀”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现场祭祀”是陋习,是迷信,应采取措施制止。
固然,“网络祭祀”是一种新的祭祀方式,也是更加绿色,更加生态,更加文明,更加节约的祭祀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一味指责“现场祭祀”是陈旧的习俗,是丑恶的陋习,也就极端了。“网络祭祀”值得倡导,但是“现场祭祀”也不是陈规陋习。
最近在网络上最流行的一句话叫“你害怕的鬼,是人家放不下的亲人”。这倒不是在信奉鬼神,也不是纯粹的封建迷信,而是一种思念,一种思亲,一种怀想,一种回望,是我们深厚的“亲人之间的情感”。清明节到了,我们到亲人的坟前去看看,有何不可!不仅不是陋习,反而是“最真诚的情感流露”。虽然不需要“坟上添土”了,但是“墓前献花”不也是文明的祭奠方式吗!只要祭祀的方式是绿色的,是环保的,那么“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现场祭祀”有何不可!
倡导“网络祭祀”,也别指责“现场祭祀”是陋习。只要管理得当,错峰祭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