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湘播 >融媒培训>正文

《显微镜下的古人生活》:还原古人的生活日常

2020-08-18 15:54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杨津涛]

文丨杨津涛

我们现代人对古人生活的了解,大都来自影视剧。这些有关古代世界的“知识”,虽早已深入人心,可惜它们与真实之间常常还有相当距离。

2013年,《新周刊》副主编唐元鹏在杂志上开设了一个名为“历史”的栏目,立意向读者展现“几千年来,华夏中国和她的百姓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参与这个栏目创作的吴钩、叶克飞、李夏恩、王戡等,都是史识、文笔俱佳的历史作者,他们所写,涉及皇室、官场、饮食、防疫等各个方面。几年间,这些文章集腋成裘,于是有了这本《显微镜下的古人生活》。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地方官身兼多项职责,除审理案件外,还要征收税款、教化民众,乃至维护治安。

苏轼是个判案高手,但他不喜欢端坐在大堂上。在杭州做官时,苏轼常常带着一两个老兵,先游览西湖、漫步灵隐寺,再到飞来峰上的冷泉亭处理公务,极为潇洒。如果赶上时节不好,爆发灾荒,苏轼一样要烦心。有一次,杭州大旱,苏轼发现,有的地方官不仅隐瞒灾情,竟还多收粮食,一怒将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上奏朝廷,狠狠告了他们一状。

在苏轼的时代,人们日常交易中用的还是铜钱,很少出现白银。老百姓拿散碎银子买东西,要到明朝中后期才成为普遍现象。由于各地铸银时的标准、工艺不同,各地元宝的含银量也有细微差别。因此,假若一个人拿着北京铸的元宝到杭州消费,商家必须要先验成色,再称重量,经过复杂的换算方可完成交易。

除了铜钱、白银,古人经常使用的还有纸币。从北宋时期发明“交子”(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以后,金、元、明等朝都曾效仿,发行了“贞佑宝券”“大明宝钞”“中统元宝钞”等上百种纸币。

古人不懂经济规律,朝廷往往为掠夺民间财富无节制地加印纸币,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比如,朱元璋力推的“大明宝钞”到了明朝中期,“新钞一贯,时估不过十钱,旧钞仅一二钱”,以至掉到大街上都没人去捡。

在《显微镜下的古人生活》里,有好几篇谈到古代官员的收入,解释了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要如何实现。

何刚德是晚清时期江西建昌的知府,他的法定年薪是白银80两、大米40石;朝廷每年给养廉银1400两;下属5个县一年总共要“孝敬”约6000两,这些加在一起大概是7520两。此外,何刚德还能从每亩地中多收3分白银,胆子够大的话,拿到数万两的额外收入不成问题。这些白花花的银子,到了何刚德手里,很多还要送出去。首先,他要“孝敬”自己的“上官”,至少包括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其次,还要自己花钱雇佣一批仆从、幕僚等。所谓的幕僚,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常看到的师爷。师爷不是政府公务员,请师爷需要知县、知府们自己掏腰包。

师爷的种类很多,有精通法律的“刑名师爷”,有擅长财会的“钱谷师爷”,有负责出纳的“账房师爷”,还有起草信函的“书启师爷”等。这些师爷的工资,从数十两、数百两,直到一两千两不等,对于知县、知府们,这是个不小的负担,可要开展工作,偏偏又离不开师爷们。作为一名“县太爷”,只有师爷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门丁”“签押”“用印”“值堂”等名目繁多的“长随”,一方面帮忙做事,另一方面也监视县里的“地头蛇”书吏、衙役等胥吏。

古人的日常饮食,也和影视剧里演的不一样。比如,直到明朝末年,中国人才开始食用辣椒;也是在明清时期,猪肉开始代替牛羊肉,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肉食品。看完《新周刊》编著的这本《显微镜下的古人生活》后,你可能会失去有关古代世界的许多美好想象,但历史本来就是如此。

(《显微镜下的古人生活》 《新周刊》杂志社编著 岳麓书社出版)


精彩推荐

焦点图

在线阅读: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 三湘都市报 华声湘播 湘报严选
广告合作:
联系方式 / 0731-84326423    邮箱 / 495907632@qq.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