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甘堰“田地经济”点赞
昨天,我在党建网站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做活田地经济,共享发展甜头”。文章介绍了慈利县甘堰土家族乡乡村振兴的事迹。这个乡有20个行政村,过去因留守老人多、留守儿童多,导致许多农田出现抛荒。近年来,甘堰乡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利用丰富耕地资源,列出特色农业的“发展菜单”,走出了一条“田地经济”发展之路。2023年,全乡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925万元,其中30万元以上的村9个,100万元以上的村3个,各村呈现“互促共进、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
甘堰,名副其实的“干堰”,历史上因缺水而出名。“屋无三尺高,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啃的红薯坨”是当年真实的写照。1971年我到溪口去开会,从三官寺出发,经株垭、双垭,翻台华寺,路过甘堰。20世纪80年代初我任慈利县委常委,联系溪口区,甘堰受溪口区管辖,我多次到过这个乡。当年山穷、水穷、人穷的情景随时浮现在眼前。近些年,我多次到武陵源、到江垭水库路过甘堰,只见公路两旁山清水秀,老百姓的住房比长沙郊区还“高大上。”
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时代好、政策好之外,还有重要的一条:那就是人努力。这个乡在乡村振兴中有三条基本经验:比着干是动力,联村共建是秘诀,贴心保障是关键。在这里他们有根本的一条:立足于田地经济,做活了田轩经济。国以民为本,民以土为本。土地是生存之本,是财富之母。没有土地之活就没有经济之活,没有土地之富就没有农民之富。所以,像甘堰一样致力于“田地经济”应该形成共识,应该形成普遍的实在行动。乡村振兴的根本点也在于在土地上做文章,像甘堰一样做活“田地经济”。
(一审:杨露 二审:刘乐 三审: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