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自传》书 铁路建设史
2021年,对孙永福院士的个人经历来说,也是一个重要节点。政治上,是他中共预备党员转正,光荣在党61年。生活上,适逢他80寿辰。从1984年开始,孙永福担任铁道部副部长。22年间,他先后辅佐过6任部长,组织指挥了“七五”、“八五”和“九五”初期铁路建设大会战,浙竷、兰新复线及京九、宝中、侯月、南昆铁路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在分管铁路发展计划工作期间,主持规划了铁路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后,还任工程院管理学部第六届常委会主任。
今年2月,中国工程院给孙永福的生日贺信中说:“您是中国铁路建设的领军人,学铁路、修铁路、管铁路,川黔、贵昆、成昆让天堑变通途,大京九让老区共圆发展梦。您是中国铁路改革的实践家,推动铁路企业上市,非运输企业脱钩,开启我国由铁路大国向铁路强国迈进的步伐。您是青藏铁路工程建设的指挥者,依靠科技创新,勇闯生命禁区,把天路铺上雪域高原。耄耋高龄,您继续传承青藏铁路精神,为川藏铁路建设出谋划策”。
他在年届八旬之际,回顾自己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历经三年多酝酿思考和伏案笔耕,终于完成这部40万字的《孙永福自传》;并于近日由人民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孙永福自传》记述了自己的成长道路和主要工作经历。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一位“老铁路”对铁路事业的浓烈情感、对党和人民的真诚感恩以及对人生真谛的点滴感悟。
“我这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学铁路、修铁路、管铁路。”孙永福院士这样说。
在他人生第一个二十年里,出身贫寒农家的孙永福在长沙铁道学院桥隧系学习,从此踏入铁路门;第二个二十年,他在基层以工程师的身份先后参加川黔、贵昆、成昆、湘黔、枝柳铁路建设,并亲身参与援建坦赞铁路、唐山抗震救灾、率领中铁二局二总队深圳闯出一片新天地;第三个二十年,他以铁道部副部长身份主管铁路建设、铁路规划计划及铁路改革等工作,组织建设京九、大秦、宝中、南昆铁路和衡广、兰新、浙赣铁路复线等重大工程;第四个二十年,他主持青藏铁路建设工作,组织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孙永福院士表示,一生钟情铁路,我无怨无悔。
掷地有声,豪情不减。
作者简介
孙永福,男,汉族,1941年2月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196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曾任铁道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正部长级),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著名工程管理专家。
孙永福自传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离乡求学铁路
一、长安是吾故乡
二、梦想早些工作
三、考入铁路中专
四、选送大学深造
第二章 基层砥砺成长
一、郑州铁路启程
二、参加西南会战
三、援建坦赞铁路
四、唐山抗震救灾
五、南下深圳创业
六、赴日研修管理
七、率领企业开新局
第三章 组织“三大战役”
一、“七五”建设部署
二、“南攻衡广”告捷
三、“北战大秦”获胜
四、“中取华东”鏖战
第四章 世纪之梦“大京九”
一、精心优化设计
二、黄河大桥先行
三、全面展开会战
四、攻克岐岭隧道
五、抢建赣江大桥
六、孔垄软土路基
七、五指山隧道
八、九江长江大桥
九、三年铺通全线
十、巨大关怀与支持
十一、十年京九回望
第五章 配套完善路网
一、速战侯月宝中
二、电气化上台阶
三、强攻兰新复线
四、南昆科技硕果
五、秦岭隧道掘进机
六、芜湖长江大桥
七、川渝东部通道
八、跨越海峡通道
第六章 受命修筑“天路”
一、艰难建设历程
二、考察青藏铁路
三、中央战略决策
四、部署建设任务
五、保障健康安全
六、生态环保铁路
七、跨越多年冻土
八、专项科技创新
九、铁路标志性建筑
十、国家环保审计
十一、开拓工作新局面
十二、青藏铁路精神
十三、班禅祝福青藏铁路
十四、欢庆通车运营
第七章 推进铁路改革
一、政企分开落地
二、厘清企业职能
三、移交养老保险
四、企业社会责任
五、推广南昌模式
六、建设改革先行
七、发展合资铁路
八、朔黄铁路创新
第八章 促进铁路发展
一、“十五”规划研究
二、铁路可持续发展
三、有效利用外资
四、筹建京沪高铁
五、秦沈客运专线
六、应急救援启迪
七、西藏铁路展望
八、构建管理理论
第九章 对外友好合作
一、难忘的外事经历
二、援缅大桥通车
三、泛亚铁路方案
四、新亚欧大陆桥
五、中吉乌新通道
六、坦赞铁路合作
七、尼铁修复改造
第十章 珍爱多彩生活
一、政协委员履职
二、发挥院士作用
三、加强“学会”服务
四、弘扬茅老精神
五、参与公益事业
六、热心文体活动
七、幸福感永留心中
附 录
一、工作大事年谱
二、主要论著条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