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湘播 >艺术专题>正文

脱贫攻坚水利当先(图)

2020-08-20 09:59   [作者:王孝忠]

/王孝忠

我,1978年在慈利县岩泊渡镇白杨挡村专职扶贫,任工作组组长。1983年任慈利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后联系慈利县溪口区的扶贫工作。1984年底任石i]县委书记,这个县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地区,我用很大精力抓扶贫。1992年以后我在常德市委工作,是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1997年到省水利厅工作后,指导过慈利县零溪镇合堰村、三溶村的建整扶贫,指导过新邵县雀塘镇龙头村、太子庙乡大江边村的建整扶贫。在我几十年的经历中,深深感到真正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还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其声势之大、其勘度之强、其投入之多、其变化之巨、其成果之好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里,我以三家田村为例。三家田村是永顺县塔卧镇的一个村,全村总面积18.6平方公里、5349人,其中贫困户2711024人。永顺塔卧在大革命时期是红二方面军的总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革命家就驻扎在这里,这里是典型的革命老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老区人民为党和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老区人民对党无限忠诚、无比热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20154月湖南省水利厅扶贫工作队进驻了三家田村,队长是厅建管总站副站长兼永顺县委常委、副县长吴科平。工作队进村后,抓住班子建设这个龙头,抓住扶贫扶志扶技这个重点,抓住水利等基础建设这个根本,抓住尽快脱贫致富这个目标,短短的3年内投入资金5886.73万元,完成了2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解决了三家田村发展的8大难题。

解决了“饮水难”。总投资456.72万元的联村饮水工程已于20166月底竣工供水,使三家田及附近的大坝村6457人饮上了优质自来水。

解决了“行路难”。修建了13座交通桥、4处滑坡体得到治理、硬化通组公路14.06公里、硬化户间道路36.87公里、安装了187盏太阳能路灯,彻底结束了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解决了"用电难”。投入280.26万元,对农网进行了彻底改造,改变了“半夜灯”、“闪闪灯”的局面。

解决了“灌溉难”。整修了境内12.66千米河堤、改造了河坝和沟渠,全村1797亩农田实现了自流灌溉。

解决了“入学难”。创全省先河,修建了边远贫困地区联村公立幼儿园,兴建了小学校,村里资助贫困户的中学生、大学生。

解决了“住房难”。全村解决了贫困户的住房问题,改造了危房63户。

解决了“环保难”。全村摆放垃圾箱240个、垃圾桶1650个,兴建垃圾池10个,125户 进行了 改厨改厕。

解决了"活动难”。新建了188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中心,新建了3个村民休闲活动场所,新建了藏书5000册的农户书屋。

在抓好基础建设的同时,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突出抓了生产发展、村民增收。3年时间里,全村开发了白皮柚516亩、湘密11027亩、大棚蔬菜148亩,发展了112户养黄牛、山羊,98户养蜂,242户养湘西黑猪,优质水稻种植达到1797亩。全村现在已经形成了7大主导产业。基础设施改善了,生产发展了,村民的收入也就大幅增加了。全村建档立卡户的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117元上升到201 7年的6212元,增幅达到193%

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艰苦奋战中,省水利厅扶贫工作队连续3年考核分数全省第一,

被评为驻村帮扶先进工作队,三家田村被授予"脱贫攻坚示范村”。吴科平同志被省里授予“百名最美扶贫人物”、获选脱贫攻坚“群英谱"人物、被评为中国水利先进人物,连续几年获记功奖励。看到三家田村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我写下了《最美三家田》一首小诗:

精准扶贫三家田,

最美乡村入眼帘。

产业发展抓“七项”

基础设施攻“八难”。

班子坚强第一位,

队员过硬尤为先。

扶心扶志扶科技,

红色基因代代传。

三家田村之所以贫困,从客观原因来讲主要是山洪灾害、干旱缺水,因水而贫。现在脱了贫,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因水而返贫任务仍然还非常艰巨。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也是因水而贫,解决水的问题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任务。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因水而返贫,必须根治山洪灾害,必须根治干旱缺水,任重而道远啊!

微信图片_20200820102113.jpg

资料图片: 2005126日, 与省厅扶贫点新邵县雀塘镇龙头村舒双华村长交谈。(正新摄)

微信图片_20200820102116.jpg

 


精彩推荐

焦点图

在线阅读: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 三湘都市报 华声湘播 湘报严选
广告合作:
联系方式 / 0731-84326423    邮箱 / 495907632@qq.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