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汝城县:民间服务军“会”聚力量“理”出新貌
霞留村集结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老乡贤等18人,组建村民理事会。汝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作者 邓生祥 叶寒竹 李峥
“多亏了村里有了理事会,热情高,服务好,给村子带来新风新貌。”连日来,在湖南省汝城县马桥镇霞留村,活跃奔忙着一支民间服务军,赢得广大民众一致点赞。
今年来,该村以推进乡村振兴为出发点,集结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老乡贤等18人,组建村民理事会,在村庄建设、产业发展、便民服务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和助燃剂。
争做破旧立新“排头兵”
危旧房不美观也不安全,乡村振兴要有崭新村貌。霞留村理事会结合村庄发展规划,进村入户日访夜谈,宣传乡村振兴政策、农村发展新形势,重点宣讲拆旧拆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有的放矢、因户施策。
对认识不高、态度摇摆的危旧房农户,理事长袁辅伦带着副理事长袁玉华、袁定周等人,坚持每天登门与农户促膝长谈,解疑释惑做通工作,制定方案对症施策。最终获得群众响应主动支持。
对年轻人在外的家庭,理事会发动成员当好勤杂工,入户帮忙清理重物,搬出废梁和杂物,不遗余力清理拆迁现场,保障拆危顺利进行。同时,他们想尽办法腾出已闲置的老村部医疗室,集中统一存放农家棺材,做好造册贴牌登记,彻底消除群众担忧。平日里,他们还承担维护村落巷道安全责任,坚持派人轮流值班值守,保障村庄和谐平安。
“会”聚力量,凝合力、提干劲。仅一个月,霞留村拆除危旧房就达到1.2万平方米,一处处危旧房子和残壁断垣被拆除,为建广场、修游园和筑新房腾出土地空间。
勇当助农致富“金桥梁”
深秋时节,历来都有种植生姜传统的马桥镇,被一片片广阔的葱郁生姜所环抱。凭借规模种植小黄姜,半数以上的霞留村村民增收致富。
在毗邻厦蓉高速的霞留村山坡上,一座应需而建的现代化冷链集散中心正拔地而起。业主说:“冷库建成,理事会功不可没。”
主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积极配合乡村协调土地流转,组织群众投功投劳参与建设,事事处处为业主排忧解难……占地100亩的小黄姜冷链集散中心的每一步进展,都倾洒着村民理事会大量汗水和心血。袁辅伦更是担任起安全施工员,全程跟踪服务,倾情倾力护航建设。
该冷链库总投资1.5亿元,可贮藏小黄姜7500吨。通过冷链库贮藏、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对小黄姜进行保鲜保湿、延长存放时间,解决当地姜农采收后无地窖贮藏的困扰,将在降低小黄姜损耗率和解决产量过剩滞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心将成为汝城首家小黄姜仓储、保鲜冷藏、加工销售、冷链物流集聚地,惠及全县种姜户。
“冷链库让姜农吃上定心丸,再不怕没处储藏,也可错峰销售增效益了。”理事会介绍,冷链库定于11月投入使用。
为了减少和杜绝“瘟姜”顽疾,实现生姜种植高质高产,理事会还积极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引进村级能人建设了汝城小黄姜品种脱毒与绿色高效栽培项目,现在正加足马力建设办公大楼和育苗大棚。
甘为为民服务“勤务员”
原先,霞留村水源不够,经常出现供水不足和断供问题。为解决这一村民“急难愁盼”问题,该村理事会带着热心村民翻山越岭、爬坡过坎,努力寻觅找到新水源。在改造现场,理事会全员出动,开辟路线、铺设水管、疏浚河道沟渠,竭尽全力将七条山野垅坑水汇流到村庄,全村一千多人用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一渠清水映初心,一股好风润民心。今年重阳节,在村里牵头下,理事会主动承担后勤保障,组织村里老人到祠堂集体用餐,欢聚一堂度佳节。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老人始终要怀着感恩之心,去孝敬关爱,让他们安享晚年、健康长寿。”餐厅里,理事会掏心窝子的一番话,也映射在了日常生活点滴中——经常看望孤寡老人,送去柴米油盐,浆洗衣物被褥,照料生病住院,看管饮食起居,竭尽所能解决所需所盼。伴随着理事会持续深入的暖心服务,孝老爱亲、邻里守望等风气,在村中蔚然成风。
“会”聚力量,“理”出新貌。霞留村理事会主动作为,干在实处,既当好村支两委的得力助手,也甘当村民的贴心勤务员,推动村庄建设阔步前行、产业发展遍地开花、干群关系鱼水情深,不断激发出乡村振兴勃勃生机和绵绵活力。
来源:中新网湖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