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湘播 >政风行风>正文

古稀长沙老船长造船11年,欲打造“湘船文化博物馆”

2020-09-03 17:0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亚苹]

王芳德老人在工作室造船。记者 黄亚苹 摄

“11根竹子正好做一套风帆杆,再把帆船布缝好,第19艘古帆船差不多就完工了。”9月2日,长沙市开福区网船班小区,头发灰白的王芳德整理着手中刚上好第二遍油漆的细长条竹棍,饶有兴趣地说道。

“帆远行尽山,江长流入雾。”古人爱借诗词表达对家乡的思念,王芳德却以再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航行于湘江里的木帆船,纪念那些靠水谋生的过往。迈入古稀之年的他,想打造一个“湘船文化博物馆”,让后辈更加直观地了解湖南船舶演变及水运发展史。

一艘古帆船

有100多个零部件

每天清晨7时左右,王芳德便会走进工作室,开始一天的手工劳作。约10平方米的工作室,挂满了锉刀、凿子、锯子各式各样的木工工具,没有空调,只有一台落地扇有节奏地摆动着。

他的身旁,是一艘1.4米长的古帆船模型,船体曲直有度,船身搭着精编的凉棚。“这是一艘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洞庭湖区流行的铲子船,现在应该见不到了。”王芳德指着模型说道,它与其他小驳船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船体宽船舱不深,适合在水浅的河道中穿行,便于运输洞庭湖区的芦苇。

这是王芳德制作的第19艘古帆船模型,与之前的18艘古帆船一样,所有部件均按照实船的结构制作而成。“造船模就像造大船一样,船尾上翘的角度、船身的选材、船盖板的大小,都需要琢磨。”王芳德拿起手边的铁锚说道,一艘船模有100多个部件,每一个都得纯手工制作,一艘船从设计到成品,至少要花3-4个月时间。

大半辈子都在和船打交道

王芳德与船的缘分,或许要从出生那天开始说起。1950年冬天,王芳德出生在湘江上的一艘小驳子木帆船上。“生长于船上,工作后做水手、当船长,大半辈子都在和船打交道。”王芳德感慨,从爷爷辈开始,一家人便常年驾驶着一艘木船,靠着在湘江上运输货物谋生。

“三面朝水,一面朝天,在水上讨生活的日子不好过嘞。”王芳德说,水上货运要捱得住风雨寒暑,冬冷夏热,常年漂泊在水面,有时还会遇到翻船的危险。据介绍,12岁时,王芳德开始帮着父母拉纤、撑篙、摇橹,以人力推动帆船在无风时的航行;15岁,他成为长沙市木帆船合作社的一名学徒,学习驾驶机动船;再往后,他成为一名船长,在湘江流域运送货物,最远的一次到了上海黄浦江,往返一趟耗时近两个月。

11年造船19艘全靠摸索

老王有多爱船,从他给女儿取的名字中便能略窥一二。女儿名叫王小橦,橦,也就是桅杆的意思。2009年,王芳德萌生了造船的想法。

没有木工手艺,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他只能凭借着脑海中对儿时记忆以及女儿各处搜罗到的影像资料,还原船体结构。经过不断修改、打磨,8个月后,终于完成了1.8米长的衡阳小驳船模型。

浏阳秋船、宁乡乌江子船、衡阳小驳船、益阳七板子船……11年,他造了19艘湖湘古木帆船模型。令王芳德印象最深的,是他还原的“航海号”内燃机拖轮,那是毛泽东在1957年和1959年畅游湘江时乘坐的第一艘内燃机“航海号”游轮。“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70年代初,活跃在湖湘水系中的大小木帆船和筏子主要有30多种。”王芳德想建一个湖湘船文化博物馆,让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湖南船舶演变及水运发展史。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黄亚苹 视频 通讯员 任杏梓


精彩推荐

焦点图

在线阅读: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 三湘都市报 华声湘播 湘报严选
广告合作:
联系方式 / 0731-84326423    邮箱 / 495907632@qq.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