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安专栏|秋分赏读:风清露冷秋期半
当秋季行至90日之半,太阳抵达黄道180度,几乎直射地球赤道,二十四节气排行16的秋分,就一重山,两重山,潇洒飘逸,如期而至。
分者平也,半也。秋分是秋天的分水岭。阳光不偏不倚,洒在世界中心的本初子午线。南北极可以同时看到太阳,分享同一个白昼。是日,昼夜均,寒暑匀,秋色平分,阴阳平衡。
直观的秋分候应,承载着麦熟稻香,引导着蛙鸣蝉唱,演示着橘绿橙黄,被描述有雷、有虫、有水的三候,还总有春分同款三候如影随形——
头五日,一候雷乃收声。春分登天,秋分潜渊。代表阳气的雷,从二月阳中开始发声,到八月阴中渐次收声。秋分后阴气趋旺,暑气消褪,秋寒日紧,就不再打雷了。历时半年有声有色的“雷人”季节,至此要歇一歇了。
再五日,二候蛰虫坯户。秋寒还在路上,一些于春分出土的昆虫,便蠢蠢欲动,急慌慌藏进土里;并蜎蜎蠕动,不忘用细土封巢塞穴,以挡寒气,要预备着冬眠了。不得不佩服这些小家伙对于时令的天赋敏感和预见。
又五日,三候水始涸。春分出龙,秋分归龙。由于降雨量逐渐减少,天干气燥,山涧水洼初现干涸,河流湖泊水量亦随之减少。木落山容老,荷枯水面空。河流舒缓了,流水不再湍急,夏日丰腴便渐渐被封存在了记忆里。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金气秋分裁云剪水,将天上人间分成了两半。这一天太阳与月亮两两同相和,天光与云影对对共徘徊,白昼与黑夜双双齐均分。这是一年里最公平的日子,秋毫可以明察,秋水能够望穿。
在这个和风邀冷霜并享寒暑,黄叶约白云平分秋色的日子里,满腹才学、操履峻洁的北宋婉约词人谢逸,流连忘返,触景生情;他是情不自禁又情不能已,摇头晃脑间一首脍炙人口的《点绛唇·金气秋分》便呱呱坠地——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果然词如其名。这9句41字,字字绝尘超逸,句句风韵飘逸,温婉含蓄,不沾脂粉香泽,极锻炼之工。
风清露冷,秋季已然过半。入夜,月光寒凉,洒向人间一如水银泻地,空气浸润飘忽着桂花的清香。秋分之夜,风光无限。琼楼月宫灯火通明,宽衣宫女秋韵弄巧,尽显风情。霓裳羽衣曲罢,璀璨银河,鹊桥场散。通晚昭华管声悠悠,响彻云霄。
两次科举不第,一生绝意仕途。谢公终始弗渝的倔犟秉性,在这首秋分词里展露得淋漓尽致。
也许他太喜欢一时灵感涌来的“金气秋分”了,上阕先是放眼望远,开头起笔的“风清露冷”,是从触觉描写当下的金气秋分;接下来的“凉蟾光满”,是从视觉描摹当晚的金气秋分;还不过瘾继续的“桂子飘香远”,是从嗅觉描述当时的金气秋分。
连篇累牍,不厌其烦。无论触觉、视觉还是嗅觉感受到的金气秋分,当然也是舒适的顶好时节,但终归这还只是谁都能感觉得到的凡间秋分。而状写感觉得到、看得见的,无论你写得有多么好,都不算本事;只有目既往还,心亦吐纳,能人所不能者,方为人杰。
果然,工诗善文、执着执拗的老谢不满足了,你看他又抬头望天,在下阕展开了较之常人更胜一筹的驰骋想象;铺排的系列丰富想象还是紧扣“金气秋分”这个主旨不放。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是想象中看不见的仙界金气秋分;“霓裳乱”,也是想象中看不见的仙界金气秋分;“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还是想象中看不见的仙界金气秋分。
总之,人间秋分好,天上欢乐多。就凭着这些看得见、触摸得到的和看不见的大胆想象,让天上人间风清露冷的秋分之夜,都有了一份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暧昧,也让人间的这首点绛唇词,有了一股缥缈翩跹的仙家之气。
长于奇思妙想的谢逸,其实内里是一个顶实在的人。他终身布衣,不附权贵,日子过得很是清贫。给自己取字无逸,还作诗自嘲: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说家里贫困,无米可炊,只能煮豆子当饭吃。肉贵就让它贵去吧,我反正更喜欢吃野菜。
这样的一个人,不曲意逢迎去谋官,便没有了官场的虚伪狡诈,还少了时起时甩的烦恼。谢公热爱生活,钟情于美,专注创作,笃信天生我才,总会有用。于是别有天地,把自己一世的柔情痴爱,都给了花间草丛的蝴蝶,一生光咏蝶诗就留下300多首,宛如一长卷生动有趣、极富意境的蝴蝶逐花图。他也因此得了个“谢蝴蝶”的雅号。
眼到、情到、心到。后人评述,溪堂小令,皆轻倩可人。无逸果然独一无二,在吟诗唱曲这条道上成就了自己。原来,内心足够丰盈的人,不会去在乎物质的享受;简约的生活,平淡的流年,更无法掩盖其内心的花红柳绿,繁花似锦。
疏朗时节,快意秋分。褪去了春的柔弱,减少了夏的冲动,绚丽而缤纷的秋分是文学的。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从容而厚重的秋分是历史的。
一叶知秋,含蓄而深沉的秋分还是哲学的。
金气秋分,最能体现秋的风度、秋的涵养,最能诠释秋的深邃、秋的思想。透过秋分如画的斑斓,能领略其中更多沉厚底蕴和无限可能。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一个人,完全可以如谢逸般,把自己站成秋天里的一棵树,在中气秋分便开始做减法,飘落枝叶,卸下繁华;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只管闲庭信步,尽情相拥深秋。
(一审:谢振华 二审:卢小伟 三审: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