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党建引领促发展 “联盟”聚力谱新篇
仲秋时节,走进沅陵县明溪口镇梓木坪村700多亩的“菜园子”,只见各种本地瓜果蔬菜挂满枝头,迎着阳光,笑脸盈盈,张大娘正在辣椒地里摘辣椒,汗水在阳光下也熠熠生辉,那幸福的笑脸映红了辣椒,映红了日头。
据了解,张大娘自从在合作社务工后,由一位原本陪读的老人转变成有3000多元月收入的在岗工人,身份的转变和收入的提高都让这位六十岁的老人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梓木坪村,像这样的老人或乡亲还有很多,幸福生活的到来是因为该村发展跨村联盟“兴”产业,集体经济“暖”民心,大幅提升了乡亲们的经济收入,也提振了他们奔向美好生活的精气神。
张大娘所在的沅陵县科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6月,立足保护本地种业的初衷,注册资金200万,其中村集体经济占股20%,运作模式为“合作社+村集体+基地+农户”。蔬菜基地于2021年已进行市场经营,2021年带动务工收入37万,集体经济收入13万。同时,还修建了一个500平方米的冻库,创建了“氧蔬家族”品牌,注册了“沅梓湘”农产品商标,申报了蔬菜品种的绿色认证,收藏了23个传统老种子蔬菜品种。三年时间,产值突破500多万元。仅2022年,梓木坪村带动当地的群众劳动就业132户,创收金额37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3.4万元,并且按20元/人的标准给全村78户、270人脱贫户进行产业分红,提高了老百姓的人均收入、巩固了脱贫户的脱贫成效,被评为2022年度怀化市集体经济真抓实干村,其经验被《湖南集体经济百村案例》收录。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梓木坪村在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之外,大胆做出了抱团发展的新思路,构建了“1+6+X+Y”的以党建联盟为核心,实体型与功能性相链接的发展模式。
在明溪口镇高山传统有机蔬菜产业联盟联合党支部领导下,依托1个专业合作社,在X(即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销售商等)、Y(产业联盟所在的明溪口镇政府、帮扶工作队、相关企业及群众)的共同推动下,带动发展6个村即梓木坪村、浪潮村、铁路坪村、陈家溪村、桐木岭社区、大岩头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提质增效。目前,联盟的各村根据各村种植蔬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发动村民也种植了本地蔬菜,陈家溪村已种植魔芋30亩,铁路坪村种植辣椒33亩,浪潮村种植茭白30亩,桐木岭社区种植洋合20亩,大岩头村缸豆10亩,梓木坪村蔬菜700亩。今年已经初现成效,蔬菜产量达30万斤,截至8月底产值达150多万元。
产业兴,百业兴。乡亲们是最大的受益者,不仅能实现家门口就业,还实实在在的解决了本村乡亲们的实际困难。
该村学生缺钱读书,村集体每年资助困难学生每年一万元;留守老人生活有难,村集体接济每位留守老人生活费7500元;孤寡老人看病休养,村集体出钱安顿;出行难,村集体主动对接申请公交线路方便村民出行,无钱交农合,村集体为困难户的农合代缴2万元多……一件件暖民心的好事、热心事都让这里的乡里乡亲们感受了浓浓的关爱和幸福。
在梓木坪这方钟灵毓秀的山水间,党建引领、产业联盟,跨村联建、村企联营的新业态给这方山水再添时代动力,为乡村振兴发展提速。
梓木坪村的1+6+X+Y”发展模式仅仅是沅陵县发展“产业联盟、村股联营”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行动的一个缩影。
近两年来,沅陵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中心村特色产业为基础,吸纳产业相近村共同组建优势资源互补、产业链条完善的产业联盟,集中资金、人才、土地等资源抱团发展,通过“扶持消薄村、壮大一般村、提升示范村”,总结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产业联盟” 运行机制,组建了一个以党组织领办的头部企业,探索一种以职业经理人为主体的运营管理模式,打造了一批百万级联盟产业。
据了解,2023年,该县经营性收入5至10万元的消薄村控制在30%以下,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的示范村达到10%以上,创建了5个以上示范效果明显、帮扶带动能力强的百万级中心村,整体迈上集体增收、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快车道”。(罗雪琴 瞿华秀)
(一审:罗江龙 二审:蒋俊 三审: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