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711”——记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人
引言:57年前的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大漠深处,一朵蘑菇云在巨响中升起,在一团红色的强烈闪光后,华夏大地上升起了第二个“太阳”。这一颗“太阳”的诞生,承载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亦注入了英雄儿女的血泪。让时空之门穿梭回57年前,将地点定格在湖南郴州一座被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的小镇上,你会看到711矿的核工业先驱者在三湘四水间筚路蓝缕的艰苦历程。这片贫瘠的土地,也曾演绎过惊天动地的壮举。历史与现实的相遇,总能激荡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望着回家的路,我的心里才踏实”
在郴江河边,“711矿”新医院旁边废弃的马路坡边,有个由木板和各种废弃材料搭成的简易“窝棚”。“窝棚”内有简易的书桌、沙发、床铺等等,外面有一片亲手种下的小菜园、脚下是小河、对面是矿山旧址,别有陶渊明当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之味。
图1、2-余开泉老人在河边用废弃轮胎、木材搭建的“窝棚”
坐在“窝棚”里的沙发上,听着脚下潺潺流水,年逾85岁的余开泉老人和我们侃侃而谈起来。余开泉是四川人,1959年成都1354部队从朝鲜战场撤回后,他分配到国防兵工单位,当时一起来了有600多人,以四川人居多。1959年他从部队转业调入到中国核工业711矿,先后从事选矿、维修、工会、宣传等工作,直到1992年才正式退休。
当年刚来矿区的时候住房和生活条件简陋,但是领导非常重视工人们的住宿,要求加班加点建房子,工人们利用休息时间10天内就建造了一栋土皮平房,吃住条件虽差,但余开泉仍感到很神圣、很光荣,因为他们从事的是国防工业,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图3-余老给研究者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余老回想起当年出矿遇到的困难,选冶车间指派人手去支援井下打钻出矿,他主动请缨,工作面的水温高达50多度,当初矿区技术水平有限,高温下根本无法进行工作,于是就专门安排工人对着作业人员冲凉水。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心愿:早出矿,多出矿,为我国核工业建设、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早日提供合格的核原料。
那时,大多数人没有读过什么书,也不认识几个字,但是余开泉读过4年书,正是这4年书派上了用场。在部队时,他帮助战友写家书,有时还为战友们写情书,他自己没谈过恋爱,那时一天最多要写10多封,后来战友们都夸他是“情书专家”。调到矿区后,余开泉还经常安排做宣传工作、讲课、画板报等。
图4-余老人自己的创作
余老退休后也选择继续留在矿区,因为思念家乡,在这里搭了个“窝棚”,“窝棚”外就是自己种的菜,他每天都要走上几百米的路来到这里,读书看报,挖地种菜,这里就是他心灵的寄托。好好的晚年生活为何非要如此“折腾”呢,家里人反对,外面人不理解,他却整天乐呵呵的,为此,旁人送他个雅号“疯老头”。余老解释说,这里的位置像极了自己在四川老家的悬崖绝壁,那个“噫吁嚱,危乎高哉”的蜀道,河坡就是深蓝的峡谷,河对面是当年矿里工业学大庆时种菜养猪的地方,当年的他正是从山脚下的小路一步一步走出了大山,来到了革命的队伍找到了党组织。因此,现在自己站在这里,脚下好似还踩着家乡的土地。“望着回家的路,我的心里才踏实!”
“矿山精神就是拼搏、不放弃”
图5-调研者在姚文斌家中采访
在姚文斌身上,我们真正看到了老一辈地质人的坚毅。
86岁的姚文斌是原核工业部“711矿”地质工程师,长沙地质学校毕业,1959年分配到中国核工业711矿,先后在地测科、钻探队、野外队、工区工作,后再到地测科,直至1994年退休。
当年711矿是保密单位,在矿区内各个关口都有警卫人员荷枪实弹进行日夜把守,会有专门人员对矿工们进行保密教育,想家的时候可以写信寄给家人,信中可以谈其他事情,但唯独不能涉及工作和矿山,所以很多年家里都不知道姚文斌的工作是干什么的。
姚文斌说这么多年之所以自己一直在矿山,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地质专业的,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之后,国家需要,就得往那里去;另一方面是因为家庭,自己虽然祖籍在河南,但在长沙读书,而后又调到711矿工作几十年,基本上根就已经扎在这里了。那时候面临孩子读书问题、户口问题,那个年代,没有户口就意味着没有粮食,条件非常艰苦,所以当初即便有调往山西大同的机会,他也都拒绝了,退休后也一直留在矿区。
姚老谈起自己当年三次下井遇险的经历,第一次是下几百米深的矿井,矿井外吊车吊着铁管往下送,管子下来后信号器会提示矿下的人及时避让,但是当时姚文斌站在风管旁,风管的声音覆盖了信号器的声音,在这紧要关头,有一位矿工同志看到了他,急忙把他推开了,当时铁管下井呼啸而过的声音就在耳边划过。
第二次是井下探矿,当时他正在井下钻探,突然离他三四米远有响起一声爆炸声,原来是下面矿井打了天井直通他所在的坑道,当时工人们没来得及警戒,爆炸声引起了震动,而后噼噼啪啪的石块往身上砸,可幸的是当初带着安全帽,加上爆炸地点离他有三四米,所以也没有大碍。第三次是下1号矿井,井底往上30米有个马头门,马头门是井底车场巷道与立井井筒连接的过渡段,是联系巷道。但是当初那个马头门是临时的,坑道还没有打过来,矿洞上面也没有封顶,当时姚文斌正在矿井里辨路,矿石从他背后砸了下来,幸亏躲避及时,所以石块没有砸中他,侥幸逃过一劫。
这三次矿难经历已经刻在姚文斌脑中,在那一次次生死攸关的瞬间,又一次次化险为夷。他说,“711矿”代表了矿山精神,蕴含着拼搏、不放弃。这也是当代年轻人应该多听、多学习的精神。
图6-姚老向我们展示自己创作的文艺作品《320铀矿史话》
“矿山没了,应该怎样‘留住’它呢?”
易胜清的父亲是当年来到“711矿”的第一批矿工。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质,从易胜清记事起,父亲就对自己的工作讳莫如深,他只知道父亲在湖南郴州挖矿,每个月寄钱回邵阳新宁老家。但除此之外,有关父亲其他的一切,他一概不知。
他记忆中的711矿就是一个小社会,矿区里有医院、食堂、宿舍、学校、球场、俱乐部、四一商店、冰厂、食品站,还有让人惦念的米粉店、照相馆、理发店......提起711矿的过去,易老师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作为一个“矿二代”,他很荣幸成为这一伟大工程的见证者。
如今,矿区的生活区内一排排低矮的红砖房依然还是上世纪60年代的模样。而矿山上早已万物生长,放眼望去生机盎然,从前矿山工作区都已被树林覆盖,大自然仿佛在施展“魔法”般地对这一片土地进行“洗礼”。易老师感慨道:“矿山没了,应该怎样‘留住’它呢”?
1976年易胜清高中毕业,正赶上711矿来老家招工,在县医院体检后,第二天,他就带着行李上了开往矿上的火车,来到矿里后被分配到钻探队、工会工作;后来,711矿成立宣传部,他又从矿工会调入矿党委宣传部,一干就是18年。2002年8月,711矿宣布破产。2018年,易胜清开始创办并运营个人微信公众号“易说不易”,易是姓氏,不易,说的是711矿艰难的历史,至今已写作100多篇。
“我放不下啊”!“711矿”对于易胜清而言是他工作生活几十年的地方,也是他的情感寄托,他一直想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将这一切记录下来,从前在矿区从事宣传工作的经验,给予了他很多灵感。当下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他从报纸、期刊的“创办者”转变为“自媒体工作者”,媒介技术和传播载体永远瞬息万变,但是“用笔杆子写作”和对于“711矿”记录的执着劲头永远都不会变。
“一书一片”的诞生,开启了易胜清“711矿”叙事路上新的里程碑。2019年9月,易胜清主笔写作的《代号711——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在苏仙区政协和文史研究会支持下出版,全书共14万字,三个章节分别为影像篇、记忆篇、新闻报道篇,除“易说不易”公众号已推送的文章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2019年,在庆祝建国70周年之际,郴州电视台邀请易胜清共同策划、拍摄以711矿为题材的纪实专题片《功勋》,在策划拍摄的半年时间里,易老师和摄像前前后后数十次来到矿区,还远赴北京、长沙寻访当时矿区老员工,这趟旅程下来收获颇丰,把记忆碎片拼凑出了一幅更完整的711的历史画面。该片以711矿为主线,详实记述了第一代核工业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我国核工业找矿、探矿、挖矿、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提供了合格的核原料的感人场面。在2019年国庆十一黄金周播出后,反响十分热烈。
图7-易胜清主笔写作的《代号711——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
除了这些,易胜清现在还尝试着以更加立体、更易接受的舞台剧方式,把711矿的感人事迹搬上舞台,通过舞台表演的感染力,可以让更多人记住“711”这个响亮的名字。剧本共12幕,现已完成三幕。他坦言,这也是自己近年来对于711矿文艺作品创作的最后一个大心愿了。
图8-易胜清给研究者讲解自己创作的711矿舞台剧剧本
这些年易胜清始终是一个记录者。他看过老一辈人的奋斗,听过矿工们的过去,也写过自己的故事。这些零碎的故事片段拼凑在一起,将“711”的辉煌历史在世人面前再现。
1994年711矿停止开采,这颗中国核工业上的齿轮停止了转动,回望1963年,当时711矿正式投产,中国第一批铀矿石从许家洞车站秘密运往衡阳。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喜讯传来,整个矿山沸腾了,原子弹不仅仅震动了整个华夏大地,也深深震动了这一代矿工们的心。
如今,矿区树枝摇曳,丛林将历史覆盖,但也在默默向来者述说着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