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这座城市,比网红城市更“红”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一个个网红城市新鲜出炉。
而在湖南,有座城市比网红城市更“红”。
红,是这座城市的底色。
这里,走出了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横刀立马的大将军彭德怀;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罗亦农;杰出的红军将领、军事家黄公略;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陈赓;用笔战斗的大将军谭政;“国学大师”王闿运;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中国第一文化家族“黎氏八骏”、著名作曲家、理论家吕骥……
没错,这座城市,就是湘潭。
俯瞰湘潭一江两岸。图片来源湘潭市委宣传部
导游词里时常介绍湘潭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是一座山水洲城,一片红色热土。
导游词里没有介绍的是:今天的湘潭幸福满满——人均GDP达78575元,仅低于省会长沙,已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幸福之城。
游客在韶山市毛泽东铜像广场参观。湖南日报记者李健 田超 摄
地域面积5006平方公里,全省最小,比娄底市还少3111平方公里;
人口不到300万,为全省人口最少的三个地级市之一。
这样一座小城,人均GDP常年稳居全省前二,凭什么?
一
湘潭是“一五”“二五”时期国家部署的老工业城市,多年积累的家底,让这座城市颇具传奇。
中国乃至世界许多“超级工程”,都有“湘潭制造”的影子:
华菱线缆,为神舟系列、天宫系列、探月工程等重大工程提供配套特缆。
华菱湘钢,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提供桥面钢材,达4.5米宽,平整度误差在2毫米以内,具有能抵御 16级台风、8级地震的超强韧性,被称为“会跳舞的钢板”。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图片来源华菱湘钢微信公众号
最豪华的机场阿布扎比机场、最大的购物中心卡塔尔购物中心、亚洲最大球罐群、最深海洋平台,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最大核电项目山东石岛湾核电站……这些世界级“超级工程”中,都有华菱湘钢的贡献。
湘电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纳米比亚海岸上矗立起首台风力发电机。
我国海工装备的“名片”——深海钻机“海牛”,来自湖南科技大学教授万步炎的专利。
湘电风能生产车间。曾佰龙 摄
还有江麓、江南、江滨等一批“神秘”的湘潭企业,他们的产品频繁亮相阅兵场,驰骋海洋,扬威沙漠……
新时代,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湘潭制造”更显风采。
围绕“一谷三城”(智造谷、汽车城、军工城、文创城)的发展定位,湘潭苦练内功,大力发展“1+4”主导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汽车与零部件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食品与医药产业),建立起13条产业链和18个产业联盟。
产业面貌焕然一新。
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图片来源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网站
以湘电为龙头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
以吉利汽车、舍弗勒为龙头的汽车与零部件产业集聚了7家整车制造企业和61家零部件配套企业;
吉利湘潭基地生产线。图片来源湘潭在线
以华菱湘钢、湘潭电化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形成了全球产能最大的宽厚板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电解二氧化锰生产基地;
以蓝思科技为龙头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预计到十四五末期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
2019年,湘潭成功获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示范市”。
今年的疫情大考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湘潭产业“底子”。
抗疫期间,湘潭有30多家企业直接或间接参加了保供物资的生产,20多家企业被列入省重点保供企业名单,10多家企业转型医疗产业,一条医疗产业链因“疫”崛起。
厚积薄发,从1978年至今,湘潭市经济总量增长了196倍。
二
“地域不广,但区位最优”。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湘潭注入强劲动力。
国庆长假期间,在湘潭顺祥码头,湘钢生产的优质钢从这里装船出发,顺湘江、入洞庭、出海港,运往国外……凭借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政策“东风”,湘潭与中东、非洲、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起广泛的贸易往来。
湘潭顺祥货运码头。邱建农 摄
“一带一路”激活“金湘潭”黄金水运,长株潭一体化更全面激发湘潭发展活力。
刚刚闭幕的湖南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提出,持续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加快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和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
10月2日,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湘潭段)项目红易—沪昆跨线桥作业现场,300多名施工人员在各自工位上紧张忙碌,建设者们想方设法抢工期、抓进度。这一项目即将于10月底全线贯通,为长沙至湘潭再添一条交通“大动脉”。
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崛起的“超级版块”,作为其中重要一员,湘潭响亮提出“湘潭向北,西拓南延”的城市发展战略。向北,加速融入湘江新区;向西,大力发展湘乡市;向南,大力发展湘潭县,对接株洲。
湘潭,在全省率先进入“三铁时代”(铁路、高铁、城铁)。长株潭城市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铁、高速、城际铁路、城际干道、城际公交等纷至沓来。
状如莲花的湘潭北站。图片来源网络
加速融城中,长株潭“半小时交通圈”正全面形成,产业圈、科创圈、生活圈、生态圈加速融合。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民生福利,通过一体化“桥梁”,送到湘潭居民家门口。
长株潭一体化乘风破浪,湘潭,又站上新的发展起点。
三
湘潭有谚语:“龙牌酱油灯芯糕,槟榔果子水上飘。十里荷塘百里香,漂亮妹子任你挑!”
在湘潭,还有个响当当的“特产”,叫青山桥皮鞋。
如今青山桥皮鞋产业园年产值7.6亿元,鞋子销售到了欧美。产业园安置近5000人就业,其中大部分是青山桥镇返乡农民工,还有8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14名残疾人,能保证人均月工资3000元以上。
一双皮鞋成就一个特色小镇,兴起一片产业。
这种以城带乡,“一区多园”(一个示范区带动多个乡镇产业园区)的模式正在湘潭多点“开花”。
让城乡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近年来,湘潭市探索出“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园区+贫困户”和“市场主体+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总投资148.4亿元的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已初具规模,吸纳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溢出”效应已经凸显。
湘潭县花石镇以湘莲产业为依托,形成了“贫困户自主创业” “合作社+贫困户” 等扶贫模式,促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湖南日报记者辜鹏博 摄
统计显示,2019年湘潭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89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116元,均位居全省第三。
湘潭,城市房价不贵、日常消费不高,百姓收入不低、生活品质不减,湘潭这块“洼地”,“吸金”也“吸睛”。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经济日报社2019年共同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湘潭的经济竞争力在全国293个城市中排名第82位,居我省第3位。
湘潭城市鸟瞰全貌。图片来源湘潭在线
如果要问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什么幸福感“爆棚”,网友的段子给出了答案:
“与一线城市相比,少了连过斑马线都匆忙的焦虑;与二线城市相比,少了公共场所到处是人的拥挤;向前,半个小时融入A市畅享吃喝玩乐;向后,二十分钟到达田园尽情田园山水;早上可以在熟悉的馆子嗦一碗米粉;晚上可以回温馨的家中和家人共享晚餐。在湘潭,真的挺好!”
这样的湘潭,怎能不“红”?
文/徐荣 曾佰龙 肖畅
【湘伴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欢迎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