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螺蛳粉进学校专业课堂,童年梦想照进现实?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20日电(左宇坤)上半身做出认真听讲的样子,手在桌洞里悄悄拆好包装袋,趁老师不注意赶紧将零食塞到嘴巴里。一旦老师看向自己就停止咀嚼,老师不看的时候立马让嘴巴动起来……这是不是上学时在课堂上偷偷吃零食的你?
个头小、味道小、声音小是适合上课偷吃的零食的“三小原则”。诸如辣条之类的零食,虽然深得同学们喜欢,但着实不适合在课上享用。不过最近,有这么一群学生可能让你羡慕了——首个辣条专业班在湖南平江县开班。
辣条,不仅明目张胆走进课堂,还唱主角了?
59位学生进行辣条理论学习。 杨华峰 摄
看饿了!全国首个辣条专业班开课
昨天你喊我垃圾食品,今天我已走进教材里。16日,我国首个辣条专业班在湖南平江开班的消息一出,一下就吸引了众多辣条爱好者注意:当年吃辣条的小朋友们已经长大,开始研究辣条了?
“学之前是不是得先品鉴到饱?”“上课都教些什么?”“会不会研究出更健康的辣条?”“学会了能‘自产自吃’吗?”……这些纷纷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毕竟,谁的青春里没有这份麻麻辣辣的记忆呢。
但课堂毕竟不是食堂,“学”才是第一位的。据悉,本次辣条专业班是由平江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业“麻辣王子”合作共建的,共有59位学生,专业开设了挤压膨化机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市场营销等课程,目的是为辣条行业输送人才。
开班第一天,学校就邀请了武汉轻工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的教授给同学们讲课,而且还请专业人士给学生们进行了辣条实操的讲解,比如测辣条中盐分含量等。与其说是“辣条班”,更像是更细分、更具针对性的食品科学专业。
老师手持培养皿教学生观察辣条菌落。 杨华峰 摄
说到专业,“辣条班”所在地湖南平江可以说是相当有发言权。1998年,湖南省平江县人发明了辣条并迅速走红,走进了学校门口的小卖部,走到了广大吃货的口中。
如此看来,辣条的历史也只有20多年而已。但据辣条品牌“麻辣王子”官网显示,目前全国辣条年产值580亿元,平江辣条年产值200多亿元,在全国1000多家辣条企业中平江人创办的企业占90%以上,安排就业20多万人,平江县安排就业近7万人,年发放工人工资20多亿元。
曾经五毛钱一包的辣条,竟然吃出了如此大的一个产业,也难怪会有“辣条班”应运而生。
螺蛳粉不服!早已走进校园
正如母校总是你一毕业就装修,喜欢的专业也是在毕业后才出现。其实,还有更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纷纷走进校园,撑起了一门独立的学问。
螺蛳用量12.5%,猪腿骨用量15%,发酵蔬菜用量8%,香辛料用量2%;骨头汤熬制时间需为1小时,骨头浓度应在10%—20%,酸笋、泡青菜、泡生姜、泡山椒的配比应该在4:15:9:5……这些看上去都认识但连起来就无比专业的文字,是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的三名硕士生对螺蛳粉汤料的研究结果。沉迷嗦粉的你,现在知道里面的大学问了吧?
螺蛳粉作为广西柳州的特色小吃,因其汤料由螺蛳熬制而得名。近年来,螺蛳粉在中国乃至海外都掀起了一场持续的“舌尖风暴”,也渐渐地成为了柳州的一张“有味道的名片”。
螺蛳粉在生产线上整齐排列。 朱柳融 摄
随着螺蛳粉的走红及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螺蛳粉人才的培养也成了柳州人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上半年,螺蛳粉在疫情期间当了一回供不应求的“吃货顶流”后,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挂牌。这所“味儿挺大”的学校刚一成立就立即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其中被询问得最多的就是“报考了能随便吃吗?”
据悉,该学院由政府、柳职院及行业企业三方共同组建,拟开设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食品检测技术等7个专攻螺蛳粉的发展方向,学生毕业经企业考核后安排或推荐到企业就业。每届培养学生500人左右。
“螺蛳粉行业需要更多中高端管理人才、电商人才以及连锁管理人才等。”柳州螺蛳粉协会会长倪铫阳表示。
从街边到校园,从混乱到规范
早在2016年,“中国小龙虾之乡”湖北潜江就出了所龙虾职业学院,该学院还曾因“小龙虾专业”一举成名。该学院负责人曾表示,学校讲究的是产学研创,包括小龙虾养殖、小龙虾烹饪、菜品研制,同时还鼓励学生创业。
据媒体报道,2019年初,龙虾学院第一届毕业生被“预定”一空。大家对小龙虾的爱好可见一斑,小龙虾也称得上一声“最没面子”的外来入侵物种了。
农民在搬运初加工的小龙虾产品。 沈果 摄
更早之前的2015年,武汉商学院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与武汉老字号蔡林记共同建立了“武汉热干面”研究院。
据介绍,该研究院汇聚了校企双方的专家、教授和中国烹饪大师、省“非遗”热干面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主要开展热干面的历史传承与文化发展、品牌保护、工业化生产与产品包装、市场营销与产品开发等研究,开展人力资源培训等,以此带动汉味小吃的发展。
除此之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酿酒专业、台州的垃圾分类学院、浙大的休闲学专业、浙江首个电梯专业班……各式各样的“花式专业”只有你想不到。
“网红类的食品有它的生存的空间以及发展轨迹。”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中新网,目前中国的食品行业主要分三类:一是中华老字号,二是像雀巢、娃哈哈之类传统一点的食品企业,还有一种就是辣条这种网红类的食品。
“但是基本上,网红类食品的受众人群都是以新生代为主。所以,随着整个新生代人口红利的不断叠加,网红类食品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朱丹蓬说。
在朱丹蓬看来,网红类食品既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短板。它的优势在于新奇,这是它备受新生代喜爱青睐追捧的重要属性;但很多网红食品也存在着运营的短板,比如他们基本上都是以代工为主,以及他们的品牌沉淀、文化基因,和整个供应链产业链也存在着不成熟、不规范的现象。
如果想把网红食品升级为经典型产品,就需要通过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资本化、规模化的运营。
巨型辣条蛋糕。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2019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从统一“辣条”类食品分类、加强原辅料和生产过程管控、倡导减盐减油减糖等六个方面对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要求。曾经以“不健康”闻名的辣条,也慢慢走上规范之路。
“网红食品各类培训班的开设,其实也是在进一步地加持规范化和专业化,让它供应链、运作链以及全产业链这得到了比较好提升,所以我对这一类的培训班是非常赞同的。”朱丹蓬预测,在未来的五年,应该有一批类似喜茶的网红类食品走到品牌前沿。
火锅班?奶茶班?烤串班?你最想先安排上哪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