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湘播 >乡村·教育>正文

“双减”文件如何真正减掉孩子的负担?湖南教育专家这样说

2021-07-27 15:39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斯涵 黄京 余蓉 实习生 颜璐瑶

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近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意见》)出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双减意见》明确提出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等规定,更被视为将会让“校外培训机构有颠覆性变革”。今天,三湘都市报记者邀请我省部分教育专家对《双减意见》进行解读。

《双减意见》: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课后服务需满足多样化要求

《双减意见》要求学校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

同时,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但是,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解读】向过重的课业负担说“No”

“课业负担像一颗毒瘤长在教育身上,严重危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家长的焦虑情绪,破坏着教育的生态,极为不利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向学生负担说‘No’,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一直成为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敏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起,教育部已经发布五十多次减负令,加上各省出台的相关文件就更多了,并且减负文件发布的级别越来越高,近日,《双减意见》的出台再一次拉响来减负的警报。

杨敏表示,《双减意见》出台说明国家整治学业负担的决心和力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和学生家长要充分认识减负的重要性和加负的危害性,不要因追求高升学的名利、攫取高回报的利益和攀比孩子考上好学校的功利而我行我素,继续走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迷途中。“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和办学行为,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向课堂要质量。”

《意见》: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

《双减意见》指出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同时,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同时,《双减意见》严禁校外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也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

此外,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解读】政策有加有减,标本兼治

“《双减意见》有加有减,标本兼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主任叶波告诉记者,“双减”减的是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加的是相关职能部门的治理监督,学校教育主体的提质增效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分配。“针对校外培训机构和校内作业布置的‘失范’行为治理属于‘治标’,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学习回归校园,让孩子在校内学足学好则是‘治本’。”

但是在叶波看来,落实“双减”工作需要稳定推进、久久为功。《双减意见》给出了“双减”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体现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统筹推进、稳步实施的工作原则。《双减意见》一方面注重面向全局的常态治理,如针对现有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规范与监管,既注重解决现实问题,又注重改革的稳定大局;另一方面加强基于局地的探索改革,如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大幅压减、校外资源对学校教育的补充机制、校外培训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关系处理等问题,体现了《双减意见》落实“双减”工作的渐进性、着眼全局谋划的全面性和着眼重点难点问题的深刻性。

观点

专家:“双减”之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必将转型

记者了解到,《双减意见》下发后,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及新东方、好未来、作业帮等120家全国性校外培训机构联合发出倡议书,表示将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

“教育应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而不应该过分偏重于学生的学科成绩。”省教科院研究员雷芳告诉记者,“双减”的精神实质是让孩子们从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多进行户外活动,这事关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湖南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负”的行动从未间断,坚持校内校外两手抓。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同时,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不断探索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校外培训机构并非只有学科类培训,家长要正确评估校外培训机构的作用。”在雷芳看来,应该鼓励以兴趣、特长和综合素质为培养方向的校外培训,并从家长的角度给“培训热”降温,让他们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科类培训机构,应给予一定的过渡期,方便其妥善安置师生,做好转型准备。

那么,《双减意见》出台后,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该如何转型?在省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主任崔晴看来,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在积极主动响应国家规范办学的要求,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技等领域业务的探索力度,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校长:提高教学水平,更新家长观念

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双减意见》特别强调,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要进一步提升,同时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使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

“培训机构良莠不齐,不是对学生学业不足的有效补充,而是对学生的学业加进度、加难度。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到对孩子“竞争优势”上,心甘情愿为了孩子猛猛地砸钱。”长沙市东雅中学校长黄汉军认为,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家长的日常生活、经济遭到校外培训机构的绑架,《双减意见》的实施,让孩子的学习场所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校外培训,变为校内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导。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推动家庭教育的回归。

黄汉军告诉记者,在东雅中学,学校将由各年级学科备课组提前一周上报下一周的作业布置,同时对下一周每天课后作业布置,学校实行校园网公示制度,以学校监督、年级调控、班级落实的程序确保“双减”政策的执行,并且将充分利用每天课后服务,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加强教师课后辅导。

而在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第三小学,加强教师课堂教育教学,向40分钟课堂时间要质量,开展学生的层次教学,利用三点半课程加强学困生的作业指导,确保学生的书面家庭作业在校内完成已成为常态,该校校长谢益林表示,“双减”政策避开了学生因家庭经济情况而接受不同辅导班的情况,也减轻了学生课外辅导负担,学生都回归到学校教育,教育更加公平,此外,他认为家庭教育应该承担应有的责任,家长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更多陪伴和陪同孩子学习。

“雨后春笋般的校外培训中心推波助澜,让家长、老师、学生心生焦虑。‘双减’出台将有利于促进教育回归正轨。”在郴州市临武县第三中学,该校校长王继兵告诉记者,学校因材施教,用好课后服务,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控制在规定时间。为了让孩子们尽量远离电子产品,学校还大力推广劳动教育和研学等实践活动。

《双减意见》对学校教学质量、服务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必须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方法、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作业品质,学生负担才会真正减轻。”常德市汉寿县南岳路实验小学校长徐碧峰表示,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比较急切,要想真正将“双减”落实到位,仅靠学校行动还不够,需要将家长的观点过来,只要家长配合,学生负担重的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家长:举双手赞成,但又担心退费难

近年来,学生的压力与日俱增,家长“鸡娃”现象严重,家长无奈,学生苦不堪言。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对于“双减”政策的出台,很多家长表示欢迎,认为《意见》的落地恰逢其时,有望缓解压在不少家长心中的教育焦虑,但也有家长担心以后的校外培训会变成“一对一”家教,还有很多家长关注已交到培训机构的费用能不能退还。

“最好是大家都不补习,一心一意把学校的教学任务完成好。”家住北辰三角洲的李女士告诉记者,从内心深处对孩子补习她是抗拒的,但是看到班上的孩子每天都奔波在培训班,自家孩子要是不去的话,会不会跟不上班。

在一家培训机构外等孩子的家长杨明的一席话引起了周围其他家长的共鸣。“我们也不想搞培训,不仅家长经济负担大,每天陪着接送也累,但是看着别的孩子都在上课,让自家娃天天在家玩肯定是不行啊。”

此外,还有不少家长为校外培训机构退费的问题表示担忧。“刚刚给孩子交了暑假班和秋季班的学费,如果不能按时培训,是不是可以要培训机构立刻退费?”家长彭女士说,如果校外培训机构如果被限制上课,希望以前预交的培训费能顺利退还。

这两天,初二家长李莉一直都在忙着给孩子找一对一辅导老师。在她看来,不能在校外参加培训,以后有需求的学生和家长,就会请老师在家开展一对一家教。不过,她告诉记者,一对一的小课有可能会将加重自己的经济负担。

家长欧阳在某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上班,他告诉记者,其实培训机构经过几轮治理后已经规范很多,她也相信这次政策会落到实处。“这可能是最后一个能光明正大补课的假期了,假期里将会帮助孩子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精彩推荐

焦点图

在线阅读: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 三湘都市报 华声湘播 湘报严选
广告合作:
联系方式 / 0731-84326423    邮箱 / 495907632@qq.com
友情链接: